自2016年开始尝试诗歌教学以来,我在学生身上看到了童心之可贵,想象之无穷。为何说孩子是天生的诗人?因为童心即诗心。他们的每一首小诗里的童真童趣,都给予我惊喜。
回想一路走来,我们从一开始的读诗,到后来的仿写,到现在的一系列诗歌教学课程的开展,一路播种,一路繁花盛开。在当诗教老师的这些年里,我积累了一些教孩子们写童诗的经验。接下来,我将围绕如何激发孩子们在童诗创作中的想象力,与大家分享一些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思路。
还记得2016年的春天,那时教室里摆满了鲜花,我跟孩子们说:“如何才能让春天永远住下来?”孩子们你看我,我看你,窃窃私语。“美好的事物总是转瞬即逝,要想留住他们,我们可以用文字的形式记住它,留住它。孩子们可以尝试用诗歌的语言,把春天最美的瞬间留下来。”一个语文老师首先应该是一个生活的有心人,是一个浪漫的老师。童年是非常宝贵的,我们应该带着孩子们感受生活的美,文字的美,语文的浪漫与诗意。
于是,我布置了以 “春天” 为主题的童诗创作任务。其中一位学生写道:“春雨滋润效果/不错/春风试用后/立刻采买/支付宝请用树叶二维码/微信请用花瓣二维码/叮/支付宝到账/一时间/花香/鸟语/漫山遍野”
从这简短的诗句中,我们不难发现,想象力赋予了春天别样的生机与趣味,能将平凡的季节描绘得充满趣味盎然。这也充分体现出,想象力在童诗创作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它宛如一把独特的钥匙,能够开启孩子们内心深处蕴藏奇思妙想的创作宝库。
当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他们眼中的世界便充满了无限可能。星星不再仅仅是天体,而是天空的灵动眼眸;月亮也不只是高悬的卫星,摇身一变成为飘荡在银河中的浪漫小船。这些充满童趣的想象,为童诗增添了独特的魅力。更为重要的是,想象力能够助力孩子们突破常规思维的束缚,构建出独一无二的诗歌意境,使他们内心的情感与思想得以在诗行中自由流淌、尽情表达。
一、自然与生活,想象之泉
大自然对孩子们来说,就是一个藏满宝贝的大仓库,到处都是能用来写童诗的奇妙东西。为了让孩子们多去发现这些宝贝,我经常组织一些好玩的活动。我所在的教室窗外,一株古老的木棉树开满火红的木棉花。每次上课,我总会忍不住看一眼窗外的木棉花。
“多么绚烂的木棉花,仿佛要把整个春天燃烧起来。如果你要写春天,就不能只写春天,你要写木棉花那热烈的红;你要写桂花那浓烈的香;你要写枝头那嫩绿的押芽……”在日复一日的滋养,大自然的美也渐渐地住进孩子们的心中。
春天的时候,我常带着孩子们到校园里走走逛逛,让他们仔细瞧柳树的新芽。那些嫩绿的小芽,在柳枝上一蹦一跳的,就像一个个绿色的小逗号。我就问孩子们:“你们觉得这些新芽像什么呀?”孩子们的回答可有意思了,有的说像小精灵戴的帽子,有的说像春天的小音符。通过这样的观察,孩子们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不一样的眼光看大自然。
“要想把诗歌写得有趣味,孩子们还要懂得转换身份,把自己当做大自然的一份子。你是小馋嘴,大自然里也有小馋嘴;你害怕被批评,大自然里也有害怕被批评的小花小草;你喜欢睡懒觉,大自然也有喜欢睡懒觉的小可爱……放开你们想象,打开你们观察自然的第三只眼睛,去发现去观察去描写。”
天上的云,小诗人写:“我是一朵云,自由自在飘在天空。风是我的小伙伴,我们一起四处游玩。一会儿变成棉花糖,一会儿变成小白羊。”当孩子们把自己融入自然,自然里的东西都好像有了生命,写出来的诗也特别有趣。
夜晚的星空,小诗人《五星级大厨》:夜晚/是个五星级大厨/把炒得香喷喷的豆子/撒满天空/远处传来阵阵蛙声/那是青蛙/嘴馋了。
生活里也藏着好多能写成童诗的素材,哪怕是一些看起来很普通的小事。我会引导孩子们多留意这些小细节。小诗人单睿写了首《和被子的战斗》:“我每天都在与一个高手过招,平日,屡战屡胜;周末,甘拜下风。猜猜,是谁?当然是我的被子啦!”这首诗把和被子“斗智斗勇”的日常写得特别逗,让人看了就想笑。
周末来了,本该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刻,但有作业的周末,会是怎么样的呢?小诗人梁译尹在《周末的快乐》里写道:“每当我沉浸在周末的快乐时/妈妈用眼神/没收我的快乐/作业向我抛了个媚眼/跷着二郎腿/等着我/束手就擒”
小诗人牛彬权观察妈妈做饭时,发现妈妈切菜的声音很有节奏,就写下:“妈妈的厨房像个小乐队,菜刀在案板上敲着鼓,锅铲在锅里打着节拍。”这些生活里的小发现,经过孩子们的想象加工,都变成了生动的童诗。
二、转换视角,打开想象新大门
想要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就得让他们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在教童诗创作的时候,我经常鼓励孩子们逆向思考,这样能让写出来的诗给人惊喜。赖晓枫写了首《耍赖》:“和风儿比赛跑步,我赢了,风儿耍赖,揪走了我的帽子。”一般我们都觉得风看不见、摸不着,可在这个孩子的诗里,风变成了一个调皮、爱耍赖的小伙伴,是不是很有意思?
让孩子们变换角色身份创作,也特别好玩。窦元晟写《春天包租婆》:“冬天,小种子、小嫩芽,躺在软软的土中睡懒觉。春天包租婆把它们,一个个都喊醒:交水电费了!交水电费了!”他把春天想象成包租婆,春天一下子就变得活泼起来,诗里也充满了想象力。
我还会经常组织创意活动,帮孩子们练习逆向思考和角色转换。比如设定“假如动物会说话”这个主题,让孩子们从动物的角度想象它们会说啥。孩子们写出来的内容可有意思了,有的写小猫咪会说:“主人,你能不能多陪陪我呀,我一个人在家好无聊。”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的思维越来越活跃,想象力也越来越丰富。
三、巧用经典,为想象添翼
古诗可是咱们中华文化的瑰宝,里面有好多有趣的意象和深刻的内涵。在诗教过程中,我会引导孩子们把古诗里的经典意象找出来,放到现代的场景里,创作出新的童诗。学《静夜思》的时候,我问孩子们:“要是李白用手机拍月亮,他会发什么样的朋友圈呢?”孩子们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的说:“今晚的月亮好圆,好想和故乡的亲人一起分享。”有的说:“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今天我和月亮、影子一起喝酒啦!”这样的活动,既能让孩子们对古诗有新的理解,又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我还会让孩子们做五感转化训练。拿《春晓》来说,让他们把“夜来风雨声”变成触觉体验。有个孩子就写:“雨点在玻璃窗上跳踢踏舞,树叶被挠痒痒般沙沙笑。”这种独特的感受,让诗充满了新奇感。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古诗改写的技巧,我会组织各种好玩的游戏和活动。像“古诗意象配对游戏”,准备一些写着经典意象和现代事物的卡片,让孩子们随机抽取,然后组合创作。还有“古诗脱口秀”活动,让孩子们用说单口相声的方式演绎改编后的作品,在玩的过程中提升创作能力。
四、多元融合,拓展想象边界
把不同学科融合起来,能给童诗创作带来更多的可能性,让孩子们的想象力在不同学科的知识里自由穿梭。在童诗课堂上,我引导孩子们用童诗描述数学概念。学“三线”的时候,孩子们写:“线段比较保守,不管去哪,都得先定点,丈量一下距离。直线追求完美,每次不管走哪条路,都要求自己走得直直的,不能有一点弯曲,否则它就会睡不着。射线比较洒脱,他不问自己从哪里来,也不管自己将走向何方,每一条都潇潇洒洒,像一个剑客。”这样的童诗,既有趣,又能帮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在美术课上,我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画的画写童诗。有个孩子画了小鸟在天空飞,就写下:“小鸟小鸟真自由,拍拍翅膀飞上天。蓝天白云做伙伴,快乐歌声传得远。”诗和画结合,让孩子们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发挥。
我还会定期组织跨学科的童诗创作活动,像“童诗与科学创意大赛”“童诗配画艺术大赛”等等。在这些活动里,孩子们要把不同学科的知识都用上,创作出很有创意的童诗。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的想象力提高了,综合素养也提升了。
五、创意引导,开启想象之旅
在教童诗创作的时候,我发现巧妙地引导孩子,能让他们的创作灵感源源不断地冒出来。我会给孩子们出一些有意思的诗歌题目,像《假如我会变》《我和月亮的约会》之类的,让他们根据题目展开想象。孩子们可兴奋了,有的想象自己变成超人拯救世界,有的想象和月亮一起办派对,写出来的童诗充满了童趣。
我还会给孩子们一些具体的事物和动词,让他们自由组合。比如“星星眨眼睛”“花儿笑弯腰”,孩子们根据这些组合,能创造出特别的诗歌场景。有个孩子写道:“星星在夜空中眨着眼睛,好像在和我捉迷藏。我找呀找,怎么也找不到,原来它躲到云后面去啦。”
为了让孩子们有更多灵感,我会经常给他们分享优秀的童诗作品,让他们感受诗歌的魅力。然后组织小组讨论,让孩子们互相交流想法和创意。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互相启发,想象力的火花不停地碰撞。
六、营造氛围,呵护想象幼苗
一个充满诗意的环境,对孩子们写童诗和发挥想象力特别重要。在班级里,我专门设立了班级童诗角,把孩子们写得好的童诗展示出来。孩子们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展示,可开心了,创作的积极性也更高了。
我还会开展各种和童诗有关的活动,像童诗朗诵会、童诗创作比赛、童诗拼贴赛、童诗接龙赛、童诗文创活动等。在朗诵会上,孩子们用好听的声音朗读童诗,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在创作比赛中,孩子们为了写出好诗,会把自己的想象力都调动起来;在文创活动中,可以看到孩子们将诗歌运用到生活、艺术等各个领域中,给予生活更多美感与诗意。
我也会和家长沟通,鼓励家长在家给孩子营造有诗意的氛围。比如和孩子一起读童诗,参加亲子童诗创作活动。有个家长和孩子一起写了首《我们的家》:“我们的家像一个温暖的港湾,爸爸是船,妈妈是帆,我是快乐的小乘客,在爱中起航。”这样的亲子活动,不仅让亲子关系更好了,还激发了孩子的创作热情。
七、积极评价,助力想象成长
在孩子们创作童诗的时候,积极的评价能让他们的想象力长得更好。我会建立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关注孩子们创作过程中的表现。在课堂上,我会留意孩子们的参与度、学习态度和创作时付出的努力,及时给他们鼓励和指导。要是看到有孩子创作遇到困难,我会和他一起想办法,帮他找到灵感。
对于孩子们的作品,我也会从很多方面去评价。不光看语言表达、创意构思,还会看主题是不是有深度,有没有艺术感染力。我会邀请孩子们一起参与评价,让他们学会欣赏别人的作品,互相学习。在评价的时候,我会用具体的话告诉他们作品好在哪里,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让孩子们清楚自己努力的方向。
为了让孩子们在评价中不断进步,我会定期组织作品赏析活动。选一些写得好的作品和存在问题的作品,让孩子们一起分析讨论。通过这个过程,孩子们能学到不同的创作技巧,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
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是童诗创作的关键,也是我们诗教工作的重要目标。通过这些方法,孩子们在童诗创作上进步特别大。他们的想象力越来越丰富,写出来的童诗也越来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