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执法人员在日常巡查中发现,流涌尾工业二环路存在生活垃圾与工业废料乱堆乱放、长期未清理的问题。该行为不仅破坏周边市容整洁度,更易形成蚊虫孳生温床,存在虫媒传染病的传播风险。执法人员当即依据《东莞市环境卫生管理规定》相关条款,向当事人现场出具《东莞市城市管理领域轻微违法行为劝导教育记录》,指出其行为的违法属性与潜在危害,并依法责令当事人立即整改,限期完成所有乱堆垃圾的清理工作。
 
     ▲整治前
 
     ▲整治后
执法过程中,工作人员始终秉持“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未采取简单“一罚了之”的处理方式,而是同步对当事人及周边商户开展现场普法宣传,详细解读城市管理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引导经营主体自觉履行环境卫生维护责任,共同守护公共空间整洁。截至目前,该区域堆放的垃圾已全部清理完毕,市容环境恢复整洁。
 
   
在规范动态市容秩序的同时,万江街道进一步聚焦长期存在的静态卫生死角,联合属地社区统筹组织整治力量,对万江社区龙屋基街一块长期闲置的荒地开展集中整治清理行动。
 
   
据悉,该地块此前因长期无人管理,杂草肆意丛生、杂树疯长蔓延,还堆积了大量废弃家具、建筑垃圾等无人清理的杂物,成为蚊媒孳生的高风险区域,周边居民反映强烈。整治行动中,执法人员与工作人员分工协作,一方面对荒地上的杂草、杂树进行全面砍伐与连根清除,另一方面将堆积已久的各类废弃杂物分类归集、统一装车运离。经过集中整治,昔日“脏乱差”的卫生死角彻底蜕变为整洁开阔的空间,周边环境卫生状况得到改善。
接下来将健全常态化监管机制,建立“日常巡查+定期回访”制度,明确各方环境卫生责任,坚决做到问题早发现、早处置;同时,积极向群众普及环境卫生法律法规与虫媒防控知识,鼓励大家通过有效渠道反馈身边卫生隐患,推动形成“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的共治共享格局,持续巩固环境卫生治理成果。
撰文:袁锐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