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东莞市小学劳动“品质课堂”成果展示暨广东省基础教育教研体系建设小学劳动学科教研项目课程教学成果展示活动在东莞市塘厦镇中心小学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融合·慧创·匠新”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各镇街教育管理中心的代表、市直属小学负责人以及教研项目核心成员等200余人参加。

特色展示多元呈现
劳动成果生动可见
活动现场俨然成为一场劳动教育成果的“博览会”。东莞市六大片区分别展示了独具特色的劳动项目:城区片区的《一路“柚”你》将劳动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松山湖片区的《本草匠心 手作寄情》展现了传统中医药文化的魅力;滨海片区的《古法制膏 巧手传香》传承了非遗手工艺;水乡新城片区的《童心赋漆彩 趣绘非遗韵》融合艺术与劳动教育;东部产业园片区的《潮玩劳动 玩出精彩》以创新形式激发学生劳动热情;东南临深片区的《千“编”万化 竹语匠心》则展示了竹编工艺的智慧。各片区展区特色鲜明,生动呈现了东莞小学劳动教育的多元探索路径。与会人员还参观了市第一、二、三批小学劳动“品质课堂”实验教研组的教育成果展及塘厦镇劳动教育成果展,直观感受到东莞劳动教育取得的丰硕成果。

经验交流共享智慧
专业引领促进提升
在劳动教育经验分享环节,塘厦镇劳动教研员李智勇以“深耕劳动教育沃土,绽放塘厦教研繁花”为题,分享了塘厦镇以劳育美的实践探索与未来展望;高埗镇劳动教研员袁春燕围绕“监测引领方向,实践成就提升”,介绍了该镇小学劳动教育指数攻坚的实践路径;东莞市劳动工作室主持人吴恩彤则系统阐述了“五维变革·全科育人”理念,分享了“品质课堂”赋能学校劳动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这些分享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参考。
广东省劳动教研员梁惠燕高度肯定活动成果,认为东莞小学劳动“品质课堂”建设呈现“理念新、形式活、成效实”特点,六大片区特色项目与嘉宾经验分享为全省劳动教育教学提供优质范例,并建议东莞继续深化劳动教育与多学科融合创新,拓展实践场景,让劳动教育深入融入学生日常生活。

东莞市小学劳动教研员江润荷梳理活动核心内容与亮点成果,提炼出东莞小学劳动学科在区域整体推进、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式变革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强调未来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推动全市小学劳动学科高质量发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奠定坚实基础。
本次活动不仅全面展示了东莞市小学劳动“品质课堂”建设的阶段性成果,更为区域间劳动教育经验的交流互鉴搭建了良好平台,为推进全市小学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