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十月,珞珈山下,水木明瑟,梧桐叶黄。10月28日,广东省“百万英才汇南粤”系列活动的重磅环节——“莞聚英才 汉动未来”2025“名企名校行·校园东莞日”引才专场活动在百年学府武汉大学盛大启幕。东莞以一座城的最大诚意,携120多家知名企事业单位、超过4000个优质岗位,面向武汉地区高校优秀毕业生发出诚挚的“英雄帖”,在英雄之城武汉,奏响了产才融合、城校共鸣的激昂乐章。

推介会上,东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黎军以充满感染力的致辞,向在场学子描绘了一幅机遇无限、活力四射的东莞图景。
“珞珈金秋梧桐黄,才聚荆楚启新航。”黎军开篇即点明了此次武汉之行的深意。她指出,武汉作为全国科教重镇,与东莞在人才培养与创新转化方面合作源远流长。从武汉大学东莞研究院、水乡储能技术研究中心的落地,到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升级为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分中心,校地合作的累累硕果为此次引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始终视人才为珍宝,‘是人才,进莞来’!”黎军重点介绍了东莞“尊才爱才”的满满诚意。从最长15天免费住宿、最高10万元新引进补贴,到200万元生活补贴、500万元购房补贴,再到青年科技创业项目最高100万元资助、创新科研项目千万元级支持,东莞用“真金白银”和贴心服务,为人才提供从落户、安居到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的全链条保障,力求让大家“安心立业、安家落户”。
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屈文谦在欢迎辞中回顾了去年走访东莞的深刻印象,盛赞东莞坚实的产业基础、蓬勃的发展动能和优越的城市环境。他表示,武汉大学正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加强前沿交叉学科布局,致力于培养契合国家战略与产业需求的高质量人才。他期待以此次签署校地人才合作框架协议和共建“人才引育示范基地”为新起点,推动人才链、创新链与产业链的精准对接,实现校地双方的共同成长与发展。

本次引才活动,东莞的“引才团”阵容堪称“豪华”。120多家参会单位涵盖了中央及省属驻莞国企、市属国企、科技领军企业、产业链“链主”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以及知名高校、医院和科研院所。其中,国企央企7家、事业单位42家、上市企业15家、专精特新企业26家、“小巨人”企业10家、民营500强企业7家,形成了覆盖全产业链、全能级的引才梯队。
岗位设置凸显“高端引领”与“精准对接”。博士、硕士需求岗位数量显著提升,研发、算法、工程、技术管理等专业人才成为主力需求。东莞市多所知名中学现场释放200多个事业编制教师岗位,吸引了大量师范专业学子。整体薪酬普遍处于行业中上水平,其中年薪50万元以上的岗位超过20个,年薪20万元以上的岗位达数百个,充分展现了东莞产业结构高端化趋势和对顶尖人才的强劲吸引力。

招聘会现场人头攒动,气氛热烈,企业与学子间进行着高效而深入的双向选择。
来自先之科半导体科技(东莞)有限公司的人事专员郭秀玲表示,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和上市后备企业,公司今年成立了博士工作站,对高层次人才和基层技术类岗位需求旺盛。“今天,我们已经与两位硕士生谈得比较深入,学生对半导体行业发展趋势很看好。”她认为,武汉高校在封装、微电子等领域的专业优势与公司需求高度契合。
东莞市不凡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夏令则带来了的颠覆性招聘理念,展现了企业对创新人才的极度渴望。“公司正处于快速增长的目标轨道上,人才是第一资源。我们愿意为武大学子提供足够有竞争力的薪酬和发展空间。”他表示,首次进入985高校招聘标志着企业进入了新发展阶段,希望能引入颠覆性创新人才。
学子们的热情同样高涨。来自贵州大学的研三学生陈莎莎专程坐高铁赶来,目标明确——成为一名东莞教师。“我知道东莞对印江有教育帮扶,印象很好,而且我男朋友在东莞定居,我很坚定地想考过去。”她提前做了大量功课,对在东莞发展充满期待。
武汉理工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的陈楚熙准备了20份简历,他对东莞的制造业基础非常认可:“今天看到的很多企业都挺中意。”他与女友郑钧霞一同前来,并透露有非常强烈的在东莞安家的打算。“她已在东莞工作,这两天专门从东莞过来‘监督’我,让我来参加招聘会。”陈楚熙笑着说。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的邓卫鹏在湖南长大,对广东、对东莞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如果有合适的岗位,为什么不去呢?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他的想法代表了现场许多学子的心声。

当天的热烈氛围不仅限于招聘会场。一场旨在深化合作的校政企座谈会同步举行,东莞市政府部门、武汉地区重点高校就业负责人以及知名企业代表围坐一堂,共话人才引育新路径。
湖北工业大学招生与就业指导处主任方镇介绍了学校与东莞产业的深度契合,特别提到随着广东外贸回暖,该校经管、外语专业毕业生在莞就业实现“逆势增长”。他感谢东莞为学子提供的广阔舞台。
华中科技大学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老师甘圆圆表示,学校正积极引导学生投身国家高精尖科技产业,这与众多优秀企业的志向不谋而合。她强调学校将秉持“强引领、强服务、有组织、精细化、高质量”的理念,为企业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武汉工程大学招就处主任杜娟用数据说话,指出广东是该校毕业生省外就业首选地,且赴东莞学生数量持续增长。她介绍了学校在化工、材料等领域的传统优势,以及多元化的学科布局,热情欢迎东莞企业进校揽才。
企业代表则从用人端分享了真知灼见。中国电信东莞分公司人力部总经理朱圣开感谢政府搭建的高效平台,并分享了公司在“云改数转”战略下对通信、计算机等数字化人才需求的变化,希望与高校加强研讨,实现精准对接。
广东中图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罗薇则动情地分享了“武汉学生真香”的体验。她透露,公司内武汉高校毕业生踏实肯干,其中华科一位2017届硕士生已成为技术带头人。她幽默地回顾了从“担心同地域学生太多”到认可这是“双向奔赴”的心态转变,并引用东莞口号向学子发出诚挚邀请:“是人才,进莞来!”

座谈会上的思想碰撞,与主会场上武汉大学与东莞市政府《共建“人才引育示范基地”合作协议》的签署及揭牌仪式相呼应,标志着双方合作进入了更深层次的合作阶段。这座在珞珈山下揭幕的示范基地,将成为连接武汉智慧与东莞制造的金色桥梁,为未来更深层次、更广范围的人才交流与产学研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此次“莞聚英才 汉动未来”武汉大学引才专场,不仅是一次成功的招才引智活动,更是一次城市品牌与人才政策的集中展示、一次校地企三方共赢的深度联动。它向外界清晰地传递出一个信号:求贤若渴的东莞,正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厚德务实的行动,邀请天下英才共赴湾区,在这片创新创业的沃土上,携手成就精彩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