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东纵路·征文征集活动|东莞市南城阳光第四小学 周圆圆《东江纵队纪念馆里,我遇见了英雄》
东莞日报教育频道
2025-10-27 17:05:14
十月的风带着桂花的甜香吹过来,阳光透过路边的大树,洒下一地晃悠悠的光影。我踩着这些深浅不一的光影往前走,踏入东江纵队纪念馆,风好像忽然停止了,远处的小鸟也不叫了,沉静的老物件,正悄悄给我讲过去的故事。
展厅里的旧地图特别显眼,上面用红笔画着弯弯的线,连起了一座又一座山、一个又一个村子。这是东江纵队的战士们打仗的路线。他们大多是当地的农民和工人,没有厉害的武器,就凭着熟悉的山路,在林子里埋伏、在巷子里躲着,与敌人对抗。一双草鞋静静地躺着,草绳干干的、脆脆的,我仿佛看到战士们穿着它,翻过山岭、跑过田野,日夜不停地赶路。
展柜里,一件旧军装摆在那儿,领口都磨破了,衣服上那片暗褐色,好像是在告诉我那一场战斗的激烈。旁边还放着战士们缴获的日军枪械、望远镜和水壶,看着这些,我心里真骄傲!没有好枪、没有足够的子弹,就用刺刀、大砍刀,他们用自己的身体守护家乡的每一寸土地。
让我心头一紧的,是一位叫季万方的战士。增城被日军占领后,他和很多将士被抓了,那时他才15岁,照片里的他眉眼弯弯,光着脚,站得直直的,面对敌人,他一点都不慌,眼睛里闪着坚定的光,就像在说“我绝不害怕”。看着他的照片,我心里又难过又佩服——小小的年纪,却有这么大的勇气,他真的太了不起了。
离开纪念馆,阳光照在“东江铁流南粤旌旗”的石雕上,我的心里暖洋洋的。原来,英雄不是传说里的超人,就是像这些叔叔、小哥哥一样的普通人——危难时敢站出来,用尽全力保护家国。以后我也要向他们学习,踏实做好每一件事,让这份红色精神永远记在心里。
作者:东莞市南城阳光第四小学四年级2班周圆圆;指导老师:安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