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体重管理年|从185斤到128斤:一场体重管理的人生蜕变
东莞+ 2025-10-27 17:03:33

开栏语:

10月的阳光依旧炙热,在东莞市人民医院8楼住院部的办公室,该院减重门诊科医生罗惠金匆匆走来,额头上还渗着少许汗滴,她利落地打开手提电脑,屏幕接通后,在一个个起伏的体重曲线图背后,是她的医生团队与患者一起减重的记录日记。

“在我们接诊的肥胖患者中,中青年占绝大部分,但是小学生肥胖也在呈现上升趋势。”罗惠金介绍道,2025年前9个月,该院减重门诊共接待3098人次,平均每个月大概300多人,令人心惊的是,那串数字里最小的年龄,仅有5岁。这不仅是个数字,更是一个孩子本该奔跑跳跃的童年,被过早地装进了沉重的躯壳。

数据统计,世界卫生组织视肥胖为一种多因素疾病,它与200余种疾病强相关,还会增加13种癌症的发病率。据统计,2022年,世界上每8个人就有1人患有肥胖症;2019年,约500万人因体重指数超标而死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非传染性疾病。

从“倡导”,变成了“行动”。 体重,已不再仅仅是私人的体重,它关乎民族的活力,俨然成了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一个重要抓手。自2024年国家喊你来减肥,国家卫健委主任雷海潮在全国两会记者会上宣布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以来,体重管理已然成为建设“健康东莞”不可或缺的核心拼图。

东莞日报特别开设“东莞体重管理年”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减肥后的钟彦亮

失控:压力下的“碳水依赖”

深夜的编辑部灯火通明,新媒体编辑钟彦亮习惯性地打开外卖软件,一份茴香牛肉饺加扬州炒饭是他的标配。这是2019年以前的常态,那时他的体重一度达到185斤。“毕业后经常熬夜值班,压力一大就特别渴望碳水。”回忆起那段日子,钟彦亮坦言,“碳酸饮料、奶茶、宵夜,用高甜食物获得短暂安心,实际上是对现实的一种逃避。”如今,站在东莞长安实验中学讲台上的他,身形结实,精神饱满,体重稳定在128斤。从曾经的“碳水依赖”到现在的健康掌控,钟彦亮用体重管理完成了一场历时四年的完美蜕变。

大学时期是钟彦亮体重失控的起点。对高碳水食物的偏爱遇上毕业季的多重压力,让他陷入了暴饮暴食的恶性循环。“毕业论文、找工作、回东莞,各种压力纷至沓来,很多人都会通过吃东西来分散注意力。”他分析道,“有喜欢的因素,也有控制不住的因素,再加上毕业压力,三个方面导致暴饮暴食。”

工作后的新媒体编辑岗位更是让情况雪上加霜。熬夜值班成为常态,深夜的美食、饮料、外卖成了他缓解压力的方式。“碳水能给人带来快乐和满足感,这是有医学原理的。”钟彦亮后来在减重过程中了解到,“但这种方式最终只会让问题更严重。”

破局:科学减重与意志考验

转机出现在2019年。在报社同事分享的东莞市人民医院普济医院内分泌科肥胖门诊信息中,钟彦亮看到了希望。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他走进了医院。这个决定,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在专业营养师的指导下,钟彦亮开启了一套科学的减重方案。整个过程分为减重期、过渡期和保持期三个阶段,历时约半年,总花费约8000元。“减重的本质是制造热量缺口,让身体燃烧脂肪。”已经对减重原理了如指掌的他解释道,“但人不能永远处于‘缺口’状态,过渡期就是为了让身体回到正常代谢水平。”

在最为严格的减重期,他每餐的肉类摄入严格控制在100克,用营养棒替代精制碳水,并配合每周的运动直播课程进行开合跳、俯卧撑等训练。最令人惊叹的是,为了严格执行饮食计划,他坚持半年推掉所有社交饭局,每天自带饭菜到单位。“减肥最大的障碍就是社交需要。”钟彦亮深有体会地说,“只要你出去吃一顿,立刻破功。我那半年都没在报社饭堂吃过一顿。”

这种近乎偏执的坚持,源于他强烈的“自救需求”。“没有反反复复,就是因为真的有这个很强烈的需求。”他说,“我知道要自己把自己救回来。”减重初期的确难熬,“头几天特别饿,但身体会慢慢适应。万事开头难,熬过去就好了。”

科学的减重方法带来了显著的效果。通过半年的努力,钟彦亮的体重从185斤降至128斤,曾经的中度脂肪肝、高尿酸、血脂异常等问题都得到缓解。更难得的是,四年来他的体重始终保持在63-65公斤的理想范围内。

新生:健康生活的涟漪效应

“身体轻松了很多,而且也强壮了很多。”谈起减重后的变化,钟彦亮的语气中透着欣喜,“以前胖的时候没有肌肉,现在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身上有了结实的肌肉。”这种身体上的变化带来了心理上的积极影响,“你整个人就会变得自信起来,开朗起来,不会那么阴郁。”

在他看来,体重管理的意义远不止于外在形象的改变。“体重管理其实就是让你通过掌控身体,慢慢开始掌控人生。”钟彦亮深有感触地说,“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学会营养知识、锻炼意志、养成习惯——这些都会深刻影响你的一生。”这份积极的变化如同涟漪般扩散,影响到了他的家庭生活。今年3月,钟彦亮迈入了婚姻的殿堂。更令人欣喜的是,在他的影响下,原本200多斤的父亲也成功减重60多斤,痛风、脂肪肝等健康问题都得到了改善。“我爸爸一开始肯定是不愿意的,我还跟他吵过架,强制他减。”钟彦亮笑着说,“但经过两周的努力,他感受到身体的变化后,就乖乖配合了。”

从深夜依赖碳水缓解压力的新媒体编辑,到如今掌控健康的阳光教师,钟彦亮用他的亲身经历证明:科学的体重管理不仅能改变外在形象,更能重塑内在自信,引领人生走向更加健康、积极的轨道。在这个充斥着各种诱惑的时代,钟彦亮的经历为无数在体重困境中挣扎的年轻人指明了一条科学可行的道路。

文字:记者 覃凤春 实习生 何卓琳 图片:受访者供图 编辑:段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