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疼忍了3年才重视,东莞一女士胆管惊现“韭菜”
东莞+ 2025-10-27 16:24:25

不是吧!胆管里面竟然飘着一根5厘米的“韭菜”?真的,有图为证。

罗女士胆总管取出的“韭菜”

她胆管里为什么会有“韭菜”样异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真实的病例。

事情要从3年前说起,那时56岁的罗女士就开始频发肝疼,特别是在夜间或者吃油腻食物后,疼痛感会愈加明显,并伴随黄疸、呕吐,有时候甚至还会发热。

未意识到严重性的罗女士没有选择就医,只是到药店简单开了些口服消炎药,每回疼起来了,她就吃点消炎药对付。

然而,3年过去,她肝疼的症状仍是反复发作,没有好转迹象。

在家人的反复劝说下,罗女士这才同意前往医院就诊,家人带着她找到了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东莞医院(东莞市寮步医院)普通外科霍胜军教授。

结合罗女士的症状,霍胜军教授判断她反复的肝疼、黄疸很可能是肝胆疾病导致的。

 

罗女士胆道积气、感染

CT检查结果也印证了他的判断:胆总管结石嵌顿+肝内胆管积气,胆囊萎缩至2厘米。

“这是胆管炎的典型表现,”霍胜军教授强调,“感染灶持续释放毒素,可能引发感染性休克,必须立即住院治疗。”

入院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后,更严重的问题随之浮现:长期胆囊结石压迫导致胆囊壁穿孔,与十二指肠形成异常瘘管。

更棘手的是,罗女士因既往两次腹腔手术史,存在广泛腹腔粘连。“肠液经瘘管逆流至胆道,会引发致命性感染,需立即手术治疗。”霍胜军教授解释说。

面对这一复杂情况,霍胜军教授联合熊德财副主任医师在术前进行了反复讨论,由于传统开腹手术易损伤粘连脏器,经综合评估,最终手术团队决定采用腹腔镜微创方案,通过腹腔镜切除胆囊、切断瘘管、修补瘘口。

在经得罗女士及其家属同意后,手术随之开展。手术团队在罗女士腹部建立3个“钥匙孔”大小的穿刺孔,从脐部置入腹腔镜探查,分离粘连组织,处理病变胆囊。

让现场医护震惊不已的是,术中发现胆总管内存在长约5厘米的条索状异物,形状如韭菜。

“推测这是吃饭的时候,食物通过瘘口,进入胆囊。因为十二指肠压力较大,当它进入胆囊后,进食后胆囊排胆汁的时候,把这个韭菜一样的东西,排到胆总管。”霍胜军教授描述。

最终,团队有惊无险地为罗女士完整切除病变胆囊,用可吸收缝线修补十二指肠瘘口,并通过胆道镜取净结石。

术后,医疗团队针对罗女士的情况采取了阶梯式抗感染治疗。在医护团队的精心照顾下,罗女士最终顺利康复出院。

出院前,罗女士家属特地为霍胜军博士团队送来“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锦旗。

知多D

问:什么是胆囊十二指肠瘘?

答:胆囊十二指肠瘘是胆囊结石的一种并发症,为胆囊与邻近的胃肠道之间形成自发性通道,胆囊里的结石可以通过瘘口进入消化道,消化道内的细菌、消化液逆行进入胆道,从而引起各种症状,若就诊不及时或没有被及时诊断,会危及患者生命。

问:哪些症状需高度警惕肝胆出了问题?

答:它一般没有特异性症状,仅有腹痛或腹胀症状,与单纯胆囊结石难以鉴别,需有经验的肝胆外科医生才可发现,症状大致如下:

01慢性腹痛:长期胆囊结石刺激引起胆囊周围慢性炎症,会出现右上腹部隐痛或胀痛感,进食油腻性食物后明显,部分患者会有右肩或后背部酸胀感。

02黄疸:部分患者会出现胆道梗阻症状,主要表现为全身皮肤巩膜黄染、小便深黄色或酱油色。

03不典型的消化道症状:胆囊内胆汁通过瘘口直接进入消化道,刺激导致消化道痉挛,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胆汁进入肠道引起肠道内渗透压增大,引起腹泻等症状。

04发热等全身感染症状:肠道内的细菌逆行进入胆道引起胆道感染,患者会出现寒战、高热症状,若就诊不及时,会出现感染性休克表现。出现这种情况,保守治疗是无效的,均需手术治疗。

问:如何治疗胆囊结石?

答:胆囊结石并不是危重性疾病,但是长时间胆囊结石引发的炎症刺激会引起一系列并发症,演变为非常棘手的问题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胆囊结石一旦有手术指征,需尽早、尽快处理!

文字:李广 图片:医院 编辑:段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