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东纵路·征文征集活动|东莞市万江第三中学 罗浩然《从走东纵路:以青春脚步丈量红色血脉》
东莞日报教育频道 2025-10-27 15:43:13

在“重走东纵路”的红色研学中,我们踏着青少年的求知脚步,穿越历史烟云,叩问东江纵队的精神密码。这条路上,每一寸土地都镌刻着“忠诚”与“担当”,每一段故事都在无声诉说着“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的深刻内涵。

东江纵队的历史,是一部用草根脊梁撑起的抗战史诗。从归国留学生到普通百姓,他们在华南敌后筑起“中流砥柱”。1941年香港沦陷,800余名文化精英在游击队员的护送下穿越封锁线,无一伤亡——这不是神话,是东纵战士用生命书写的奇迹。营救美国飞行员克尔时的那条“誓死护航船”,更将国际主义精神熔铸进民族大义的丰碑。而那个平均年龄仅14岁的“小鬼班”,在弹尽粮绝时以白刃战守护主力转移,让青春永远定格在为国献身的瞬间。

将这些历史坐标串联于当代东莞图景,红色基因正焕发新的生机。站在“双万”新城的高楼眺望,我们看见革命先辈守护的文化火种已化作城市创新的星辰大海;松山湖的科学装置与当年营救文化精英的险途遥相呼应,共同诠释着“知识就是力量”的永恒真理。东纵战士们用生命捍卫的信仰,如今正在我们青少年的笔端流淌,在实验室的灯光中闪烁,在乡村振兴的田野上生长。

通过“重走东纵路”的实践体验,我们领悟到:红色研学不是简单的历史复刻,而是将革命精神转化为时代担当的淬炼过程。东纵精神给予当代青少年的,不仅是感动更是动力——在攻克科技难关时想起游击队员的智慧突围,在面对生活困境时记取小鬼班的钢铁意志。这种精神密码,指引我们将个人理想融入城市发展蓝图,让青春与家国同频共振。

当我们以青少年的视角重新解读这段历史,发现东纵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天然契合。其中蕴含的爱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胆识,正是新时代青少年最需要汲取的成长养分。重走东纵路,既是向历史致敬,更是为未来蓄力。让我们带着这份穿越时空的精神馈赠,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忠诚与担当。

 

作者:东莞市万江第三中学 初二 15班 罗浩然;指导老师:赵玟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