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穿透岭南的荔枝林,洒在镌刻着“东江纵队抗日根据地”的石碑上。踩着先辈们曾踏过的青石板路,我们这群青年学子的“重走东纵路”之旅,在鸟鸣与风声中启程。这条路,曾见证烽火岁月的浴血抗争,如今正诉说着初心不改的精神传承。
行至半山腰的东江纵队纪念馆,泛黄的军装、生锈的步枪、斑驳的作战地图,无声诉说着那段艰苦卓绝的历史。讲解员指着一张黑白照片,一群平均年龄不足二十岁的战士正紧握钢枪,眼神里满是坚毅。“当年,无数青年冲破封锁,加入东纵队伍,用青春热血守护家国。”听着讲解,我指尖抚过展柜里的书信,字迹虽模糊,“为中华之崛起而战”的誓言却力透纸背。原来,青春最美的模样,从来都是与家国同频共振。
山路蜿蜒,汗水浸湿衣衫,脚下的石阶被岁月磨得光滑。向导说,当年东纵战士就是沿着这条隐秘山路,运送物资、传递情报,常常在深夜疾行,还要躲避敌人的搜查。我们走走停停,体会着先辈们的艰辛。路过一处防空洞遗址,洞口的弹痕依旧清晰,仿佛能听见当年的枪炮声与呐喊声。同行的同学感慨:“以前在课本里读历史,总觉得遥远,如今站在这里,才真正懂了‘山河无恙’的重量。”
山顶的纪念碑前,我们举起右拳,重温入团誓词。阳光洒在年轻的脸庞上,我忽然明白,重走东纵路,走的不仅是一段山路,更是一场精神的洗礼。先辈们用青春热血铺就的道路,如今成了我们汲取力量的精神长廊。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不必再直面枪林弹雨,但肩头同样扛着责任——在课堂上钻研知识,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用奋斗续写属于我们这代人的青春华章。
下山时,夕阳为荔枝林镀上金边。回望来路,那些镌刻在山间的英雄故事,早已化作前行的力量。重走东纵路,我们读懂了初心的含义;青春心向党,我们更坚定了前行的方向。这条路,连接着过去与未来,承载着使命与希望。而我们,正以青春之名,沿着先辈的足迹,在新时代的征程上,阔步向前。
作者:东莞市石排镇中心小学 六年级 6班 宋天棋;指导老师:李慧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