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文明迎全运|东莞自然嘉年华促进全民低碳融入文明全运
东莞+ 2025-10-25 12:31:31

10月25日的东莞植物园,葱绿植被铺展成绿色画卷,生态绿肺充满活力。随着南城阳光第一小学同学们《全域文明·低碳同行》的舞蹈在草坪上灵动绽放,东莞第六届自然嘉年华正式拉开序幕。这场以“全域文明迎全运,低碳无废一起来”为主题的生态节目,将全民迎全运的热情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让绿色低碳理念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入人心,为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奏响了文明和谐的序曲。

启动仪式上,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东莞赛区执行委员会代表宣读《低碳全运,你我共创倡议书》,号召大家做绿色生活倡导者、低碳赛事参与者、美丽东莞守护者。这份倡议并非空洞的口号,而是扎根东莞“无废城市”建设的坚实实践——全市7万多家产废企业全量纳管,工业固废处置能力三年间实现数倍增长,“全程追溯+智慧预警”模式构筑起固废管理的智慧防线。青少年诗人朗诵的《低碳日志》《地球交给孩子们》,用稚嫩却坚定的声音传递着年轻一代的生态责任,与参展机构分享的环保实践成果相映成趣,搭建起全民参与生态保护的桥梁。活动现场,“随手带走垃圾”的无痕理念蔚然成风,保洁力量的地毯式清理,让这场万人参与的盛会始终保持着生态本色。

植物园内,15个植物专类园化身天然课堂,20多家机构的展位前人头攒动。市民手持打卡攻略,在莞香园的幽香与兰花园的雅致间穿梭,通过自然游戏、手工体验解锁生态知识。“从山顶到海洋”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展板前,30个生态点位串联起东莞的绿水青山;美丽乡村成果展上,一张张照片定格了城乡融合的宜居风貌;自然观察笔记优秀作品展中,文字与绘画勾勒出万物生灵的灵动之美。大气环保体验馆的小小讲解员们,结合展板生动解读臭氧层保护知识,问答互动间让绿色理念扎根心底。荔枝园内,华南农业大学荔枝研究基地的珍稀品种见证着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双赢;岩石园里,岩生植物的顽强生命力让市民直观感受生物多样性的珍贵。

这场生态嘉年华,是东莞全域文明建设的生动缩影,更是全民迎全运的具体实践。从白发老人带着孩童辨识植物,到年轻人驻足“无废全运”宣传区咨询观赛指南;从家庭组团参与手工环保创作,到企业代表探讨赛事绿色服务方案,不同群体用行动诠释着“低碳全运,你我共创”的理念。正如市民代表李女士所说:“在植物园里亲近自然、学习环保知识,既感受到了东莞的生态之美,也知道了该如何以绿色方式迎接全运,这样的活动特别有意义。”

如今的东莞,水濂山水库与同沙生态公园遥相呼应,城市绿道串联起全域生态节点,“无废细胞”在社区、企业、校园遍地开花。这场自然嘉年华,不仅展示了东莞生态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更凝聚起全民呵护生态、共迎全运的磅礴力量。随着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临近,东莞正以“全域、全民、全时”的文明姿态,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赛事筹备的每一个细节,让“无废全运”成为城市文明的鲜明标识,用生态之笔绘就新时代文明城市的壮美图景。

文字:记者 周桂清 图片:记者 周桂清 编辑:李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