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东纵路·征文征集活动|东莞市长安镇实验中学 倪小涵《巷陌深处的温度》
东莞日报教育频道 2025-10-23 19:39:30

小镇的日子是慢的。校服晾在阳台上,试卷摞在书桌前,便利店的冰柜嗡嗡地响——这些都是我熟悉的。忽然说要“重走东纵路”,倒让我有些茫然了。历史这东西,原该在书里躺着,怎么要走进去呢?

那个午后,我推着单车出了门。长青路两旁的榕树正绿得浓,树影婆娑着,把日头筛得细碎。骑过常去的奶茶店,骑过买文具的商场,都是熟稔的景致。忽然前面施工,只得拐进一条从未走过的小巷。

这一拐,像是掀开了时光的帘子。

巷子窄窄的,石板路不太平整,单车轱辘轧过去,咯噔咯噔地响。墙是旧时的水磨青砖,缝里探出几茎青草。最妙的是那株玉兰,开得正好,香气淡淡的,却不散。巷子深处立着一块碑,灰扑扑的花岗岩,上面刻着字:霄边人民英雄纪念碑。

我停下车子,伸手摸了摸石碑。石头还带着太阳的余温,暖暖的,像人的体温。忽然就想,这石头在这里立了多少年?见过多少人?

恍惚间,仿佛看见一个少年,也是这样的午后,急急地走过这条巷子。他该是穿着粗布衣裳,怀里揣着比性命还重要的东西。他的脚步很轻,眼睛却亮得很,像巷口那株玉兰上的露水。他会不会也闻见玉兰香?会不会也在这石碑前停一停?

那时的巷子,怕是没有这样安静。枪声、脚步声、呼喊声,还有心跳声,该是怎样的一曲交响?少年走过去,就再没回头。他留下的,是这石碑上的一个名字,或是连名字都没有。

我站在巷子里,忽然觉得今日的太平,原是这样来的。便利店的冷气,奶茶的甜,父母在饭桌上的唠叨,都是建立在那些少年走过的路上。他们用匆匆的脚步,为我们踏出了一条平坦的路。

历史不是书里的铅字,是这石头的温度,是玉兰的香气,是巷子深处永远回响的脚步声。真正的“重走”,不过是让我们在这些寻常巷陌里,听见那些永远年轻的足音。

推着单车走出巷子,回头再看一眼。石碑静默在暮色里,玉兰的香气若有若无。我知道,从今往后,每次走过这条寻常巷陌,都会想起那个不曾谋面的少年。他永远年轻,永远走在自己的路上。

 

作者:东莞市长安镇实验中学 初三 9班 倪小涵;指导老师:黄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