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阳光穿过了罗浮山的密林,如碎金般洒在了我脚下这一条用生命换来的青石板路上,这是当年东江纵队队员们踏过的路,也是他们用生命换来的路,他们像这一片片碎金一样,在闪闪发光每走
一步都像在与历史的对话。
路途中的一座茅草屋前,我看见了一颗颗子弹卡在了那一面满是尘土的墙上,让我的内心非常的担忧,讲解员指着墙上斑驳的弹痕说:“这里曾是纵队的临时医疗站,1943年反‘扫荡’时,医护人员就在这里冒着炮火去救那一位位受伤的队员。”我的心一阵疼痛传来——不敢想像,当时医护人员面对的是什么,可能是突如其来的手榴弹,也可能是那一颗颗穿过墙的子弹。我伸手轻轻触摸那凹凸不平的墙面,我身临其境,我仿佛感受到了当年的紧张和热血。
我透过窗看见了不远处的小溪边,几块石头拼成的“饮水处”非常的简单,字样依稀可见,听着讲解员的讲解,我才知道,当时和蔼可亲的队员们会喝着水和村民们聊聊天。村民们看着队员们都很瘦经常会把好吃的分给他们吃,一个个当作自己孩子看待。对啊,他们还只是个孩子呀……
最让我震撼的是在山顶上的瞭望哨遗址。几块简陋的石头搭成的掩体,视野却可以覆盖整片山谷。当年的哨兵冒着生命危险的在这里日夜值守,用暗号传递敌情。我站在相同的位置极目远眺,金黄的稻田和错落的村庄尽收眼底,这正是东纵战士们用生命守护的家园。
太阳落山时,那抹夕阳红得格外温暖,染红了一座座山,染红了一片错落村庄,染红了一块金色的田野,也染红了我的心。
重走东纵路,走的不仅仅是一段山路,也是一场精神的洗礼。那些石板上的脚印、茅草屋的故事、瞭望哨下的坚守,都在告诉着我:“岁月会模糊记忆,但英雄的精神永远清晰。”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应该带着永不会模糊的英雄精神继续前行,不负革命先辈的牺牲与期望。
作者:东莞市南城第一初级中学 初一 11班 李思妍;指导老师:朱鑫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