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着好奇与崇敬的心情,我踏上了“重走东纵路”的研学之旅。东莞,这座底蕴深厚的城市,即将引领我重温与东江纵队共同经历的峥嵘岁月。
走进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这里的一草一木仿佛都在低声诉说着往昔的辉煌。目睹那些陈旧的物件,我脑海浮现出东江纵队战士们在此生活、战斗的画面,仿佛能感受到他们的坚毅勇敢。尽管缺乏先进的武器和舒适的生活环境,他们却凭借对国家的炽热情感,与敌人顽强抗争。
在东江纵队纪念馆,一段段抗战故事让我听得如痴如醉。其中一位战士,年纪与我们相仿,却已在战场上历经磨砺。一次任务中,为了争取宝贵时间,他独自引开敌人,最终身陷重围,却依然毫无惧色。听到此处,我对战争的残酷有了更为真切的体会。馆内的影像资料,更是将我带回那战火纷飞的年代,战士们冲锋的身影、坚定的眼神,深深烙印在我的脑海。
研学途中,我们还唱起了红色歌曲。当激昂的旋律响起,大家都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歌声里,既有战士们的热血豪情,也饱含我们对他们的崇敬与敬仰。那一刻,我感到自己与那段历史、与这些英雄之间,有了一种奇妙的联结。
漫步在东莞的街道,目睹眼前现代化的城市景象,我不禁思索:东纵精神与当下的生活究竟有何关联?
后来,我逐渐领悟到,正是因为有如东江纵队战士们这样的先辈们无私的付出,才铸就了我们今天的和平与繁荣。他们的精神,犹如一股无形的力量,推动着这座城市不断向前发展。
我深知,我们这一代青少年,虽无需像先辈们那样奔赴战场,但传承东纵精神,努力学习,将来以知识和力量建设祖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愿这份红色的记忆和精神,能永远伴随我成长。
离开时,纪念馆外的阳光洒落在肩头,我默默将这份红色记忆深藏心底。今后再见到东莞的高楼大厦、街头的烟火气息,会更清晰地明白这安稳生活的由来。东纵精神并非仅仅是陈列的故事,而是我们前行路上,身后那束温暖而有力的光芒,提醒我带着这份敬意,踏实走好每一步。
作者:东莞市南城第一初级中学 初一 11班 何思瑶;指导老师:朱鑫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