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康复出院的张先生在家人的陪伴下,带着锦旗与“重生”的喜悦,向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的医务人员致谢。
一个多月前,他因急性心梗猝死,被医院从鬼门关拉了回来,后来又出现认知、肌力减退、营养、心理等方面的问题,最终闯过难关。
起初,54岁的张先生在社卫中心就诊时突发胸闷不适,随即意识不清、晕厥,心跳呼吸骤停。社区医疗团队立即实施心肺复苏与电除颤,并启动区域协同救治机制,通过绿色通道将患者快速转运至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松山湖中心医院(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
心电图提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医院立即开启绿色通道,心内科三区涂昌主任早已就位,张先生被最快速度推进手术室,在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下完成冠脉造影,提示右冠近中段完全闭塞,远端血流0级,立即予血栓抽吸+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张先生脱离生命危险。
术后,张先生出现了严重的谵妄:躁动、胡言乱语、昼夜颠倒。这不仅是身体的创伤,更是精神的考验。CCU张捷主任和医护团队昼夜守护,精细调整用药,配合耐心的心理疏导,用专业与温度陪他度过最混乱的时期。
病情稳定后,张先生转入心内科三区普通病房,仍残留谵妄与认知障碍,四肢肌力下降,并依赖胃管与尿管。涂昌主任安排高压氧等系列对症治疗,护理团队组织的多专科MDT护理会诊并精准制定护理措施,张先生的状况逐渐好转。
针对张先生心肺功能脆弱、吞咽及活动能力受限的状况,心脏康复中心毛颖博士为其定制了全周期康复方案。在I期康复阶段,团队围绕肌力重建、认知恢复、心肺功能提升、吞咽训练等目标,开展每日两次的床边康复治疗。他从意识模糊、无法自主行走到逐步恢复基本生活能力,最终康复出院。

据了解,市松山湖中心医院具备“院前急救-急诊介入治疗-重症监护-心脏康复”全链条救治能力,心脏康复团队以多学科协作为基础,可提供包括运动治疗、营养支持、心理干预在内的个体化方案,帮助患者实现从疾病治疗到健康管理的顺利过渡。
知多D
哪些人容易得心梗?
①“三高人群”:我们说的三高人群,就是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的人群,这部分人群往往还都是体形肥胖,肥胖本身也会引起心脏负荷的增加,很多临床证据都表明,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人群冠心病的发病率要比正常人高很多倍,“三高”本身引起动脉血管壁内皮的损伤、胆固醇沉积、血管出现硬化、斑块形成,最后出现冠脉的狭窄甚至堵塞,导致冠心病的发生。
②吸烟:吸烟产生的一些有害物质也会对血管内皮产生刺激,造成血管壁的损伤,导致斑块形成、血栓堵塞血管,进而引起冠心病。还有一些报道证明,吸烟会导致冠状动脉出现痉挛,痉挛时血流受阻,也会出现心肌缺血的症状。
③有冠心病家族史者:冠心病虽然不属于遗传性疾病,但如果父母已经有很明确的冠心病,其子女患病的概率很大。
④生活方式不良:精神压力大、久坐不动、酗酒、饮食过于肥腻,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都会招致疾病“找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