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东纵路·征文征集活动|东莞市常平第三小学 王瑞鑫《那盏灯,照我前行》
东莞日报教育频道 2025-10-22 21:02:51

一声嘹亮的《义勇军进行曲》,撕裂长空。银鹰的尾焰在湛蓝的天幕上画出恢宏的轨迹,如同我们澎湃难抑的心潮。视线,在那一瞬间毫无预兆地模糊——这山河无恙、国泰民安的盛世图景,不正是由无数个陌生的、却又无比亲切的名字,用他们的青春与骸骨,在历史的画卷上奋力铸就的吗?

就在不久前,李任之这个名字于我,还只是书本上一个模糊的符号。直到我走进他那寂静的故居,时间的流速仿佛在那里变得粘稠、缓慢。在那里,我完成了一场穿越七十年的无声对话。

一边,是屏幕上钢铁洪流的震耳欲聋;一边,是故居里那盏铜油灯永恒的沉默。我的目光,在这极致的动与静之间艰难地切换。我们这一代,在明亮的教室里为一道难题苦恼;而他,在同一个年纪,却要在烽火连天中,为一本完整的教科书、一张能写字的纸而奔走。物质的极度匮乏,并没能吞噬他眼中的光芒。

我闭上眼,便能看见他。

我看见,皖南事变后的腥风血雨里,一个清癯而坚定的身影,毅然闯入虎穴龙潭。

我更看见,新中国初升的朝阳下,他转身投向另一片没有硝烟的战场,他将智慧的种子,撒遍工业建设的荒野,让理想在车床与高炉间开花结果。

当初阳的金辉洒满我的课本,一个念头如闪电般击中了我:我们如今每一个唾手可得的宁静清晨,原来都曾是他们梦寐以求却无福享受的奢望。

那盏故居里的油灯,早已熄灭。但它从未真正熄灭。

它在我心中,被重新点燃了。它化作了勤奋好学之灯,照亮我求知的每一寸道路;它化作了不畏艰难之灯,给予我迎击挫折的勇气;它最终,汇成了一盏矢志报国的长明之灯,将我前行的方向,照得一片透亮。

终有一日,当历史的接力棒紧握在我们手中,当我们站在下一个更为辉煌的纪念仪式上。我们必将能抚摸着胸口的滚烫,昂首告慰那些远去的、伟大的英魂: “这盛世,正如您所见,如您所愿,并将因我们,走向更璀璨的远方!”

 

作者:东莞市常平第三小学 五年级 6班 王瑞鑫;指导老师:马欣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