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东纵路·征文征集活动|东莞外国语学校(初中部) 叶雨桐《循东纵足迹:一场与峥嵘岁月的深度对话》
东莞日报教育频道
2025-10-21 21:33:47
古人曾言:“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重走东纵之路,脚下是承载烽火记忆的故道,眼中是跨越时空的精神传承。每一步前行,都是与那段峥嵘岁月的深情对望。
怀着敬仰,我走进东江纵队纪念馆。青灰色墙面静默伫立,指尖轻触展柜玻璃,八十余载光阴仿佛在此刻与现实交汇——那些曾在课本中读到的东纵往事,正通过一件件实物、一帧帧影像,变得真切而滚烫。
展厅中央,那台曾伴随东纵将士转战南北的收发报机静默陈列。木质机壳泛着温润的包浆,讲解员轻声诉说:“当年,战士们就是用它在山洞中传递情报。这些磨损的按键,记录着他们与敌人周旋、与时间赛跑的日夜。”我俯身细看,忽然对“电波越山河”有了真切的体会。原来,“坚守”是深山里不灭的油灯,是指尖不停敲击的电键,是绝境中依然燃烧的希望。
转入“军民同心”展区,一双纳底布鞋让我驻足。鞋底细密的针脚间,依稀可见“保家”二字。讲解员动情地说:“这是当年乡亲们连夜赶制的。百姓省下仅有的布料、粮食支援部队,一针一线,都是军民共守家园的见证。”我低头看向自己脚上的鞋,恍然明白:今日的安宁,正是由无数这样的深情厚谊铸就。
离馆时暮色渐起,合上参观笔记的瞬间,那段炽热的历史仍在心中激荡。这场与往昔的对话,让我接过了那束不灭的炬火。从此,前行之路,皆有光辉指引。
八秩烽烟散,赤心永不渝。
薪火传吾辈,长明照山河。
作者:东莞外国语学校(初中部) 初一 4班 叶雨桐;指导老师:叶晓峰、张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