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东纵路·征文征集活动|东莞市寮步镇香市小学 温梓希《在青山间触摸红色记忆 ——重走东纵路》
东莞日报教育频道 2025-10-20 19:53:53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怀着崇敬而庄严的心情,踏上了“重走东纵路”的征程,去追寻那一段红色的岁月记忆。

竹影深处,藏着当年的东江纵队秘密交通站。推开木门,土墙上的情报暗格依然可见,煤油灯罩落满灰尘。我仿佛看见交通员在深夜微光下整理情报的身影。他们一次次穿越封锁,将药品与情报送往前方。触摸那冰凉的暗格,我忽然感到,历史并不遥远,英雄就活在这些真实的细节里。

沿石阶向上,山路陡峭,灌木擦过裤脚沙沙作响。才走不久,我已气喘不止。而当年队员每日疾行数十里,还要警惕敌情。我望着蜿蜒的山路,想象在漆黑的夜晚,战士们举着火把、踩着荆棘前行的模样——他们的每一步,都朝着“保卫国家”的方向,信念始终如一。

山顶的纪念碑肃立风中,碑身上镌刻着烈士的姓名。松涛阵阵,如低声诉说往事。这一刻我眼眶湿润:我们今天走过的平坦山路,望见的满山青翠,都是当年英雄们用热血守护的祖国风景。

下山时,晚霞满天。回望这一路——交通站、石阶、纪念碑,都刻进了心里。这不只是一次行走,更是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走出青山,我不由想到今天中国正面临的另一种“封锁”:西方在高科技领域对我们设下的壁垒。芯片、光刻机、精密仪器……这些“卡脖子”的技术,如同当年的道道哨卡。我忽然明白,东纵精神从未过时。

昔日前辈在物资匮乏、敌强我弱的困境中,凭着坚定信念和过人智慧,一次次突破封锁、传递希望。今天,我们同样需要这样的精神——那是自力更生的骨气,是攻坚克难的锐气,是坚信必胜的志气。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的“东纵路”已延伸到科研一线、创新前沿。我们传承的不再是情报和药品,而是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使命。将东纵精神铭记于心,就是把“突围”的勇气转化为坐冷板凳的定力、啃硬骨头的毅力,让红色基因在科技强国的征程中绽放新光。

青山不语,精神长存。那些藏在岁月里的红色记忆,正召唤着我们:在新的“封锁线”前,做这个时代的“突围者”。

 

作者:东莞市寮步镇香市小学 六年级 8班 温梓希;指导老师:钟学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