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这片曾经烽火连天的土地,我的脚步变得格外沉重。这里,是东江纵队战斗过的地方;这里,每一寸土壤都浸染过英雄的鲜血,每一阵风都仿佛在低语着那段峥嵘岁月。
在东莞的一座老宅里,我曾见过一位满头银发的奶奶。她坐在院中的木椅上,双手粗糙却温柔地抚过一本泛黄的相册。相册里,是东纵战士年轻的面容,是他们行军路上的身影,是他们与乡亲们并肩作战的瞬间。奶奶的声音缓慢而坚定,她讲述着父亲如何随东纵部队转战山林,母亲如何在后方为战士们缝补衣物、传递情报。那些故事,没有教科书里的严谨措辞,却比任何文字都更真实、更动人。在无数个星光闪烁的夜晚,这些故事如同一粒粒种子,悄悄种在了孙辈的心中,生根、发芽,长成一片精神的森林。
我走在这片土地上,试图用脚步去丈量历史的厚度。曾经的战壕已被青草覆盖,曾经的枪声已被鸟鸣取代,但那份属于东纵的精神,却从未消散。它藏在老人口中的故事里,藏在孩子们听故事时闪亮的眼眸中,藏在这片土地上每一个不愿忘却的记忆里。
东江纵队的战士们,用生命捍卫了脚下的土地,用信仰照亮了黑暗的年代。他们或许没有精良的武器,没有充足的补给,但他们有着一腔热血、一身铁骨,有着对家园最深沉的爱。正是这份爱,让他们在炮火中前行,在绝境中坚守,用简陋的武器,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写下了属于中国人民的壮丽篇章。
今天,我们重走东纵路,不是为了重复苦难,而是为了铭记;不是为了沉溺过去,而是为了前行。我们这一代人,生在和平年代,长在阳光之下,或许难以完全体会当年的艰苦卓绝,但我们可以继承那份精神——那种不屈不挠、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
历史的真相不容篡改,英雄的事迹不容遗忘。我们要做的,是让东纵的故事被更多人听见,让东纵的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芒。正如那本跨越时光的相册,正如那些口口相传的故事,信仰与精神,从来不需要华丽的辞藻,它只需要一颗愿意传承的心。
重走东纵路,是一场与历史的对话,也是一次对未来的承诺。我们脚下是英雄守护过的土地,我们肩上是从未卸下的责任。让我们带着东纵的信仰,在追求正义与和平的道路上,一往无前,步履不停。
作者:东莞市谢岗镇实验中学 初三 8班 麦子希;指导老师:徐秋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