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东纵路·征文征集活动|东莞市石排中学 罗守信《青春与历史的红色对话》
东莞日报教育频道 2025-10-20 15:06:22

大岭山苍翠的林木间,一座纪念馆静默矗立,等待着年轻的心灵前来叩问历史,探寻红色记忆。

沿着东莞大岭山镇葱茏的山路拾级而上,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庄严地矗立在山头,仿佛一位历史的守望者。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在无声地诉说着八十年前的烽火岁月。

作为当前广东省内规模最大、设置水平最高的遗址类抗日战争专题博物馆,这座纪念馆承载着东江纵队艰苦卓绝的抗日历程,也成为今日青少年与历史对话的桥梁。

踏入纪念馆,迎面而来的是“东江铁流 南粤旌旗”历史主题陈列。450余件文物、800多张历史图照,静静讲述着那段峥嵘岁月。

如今,东江纵队纪念馆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成为红色基因传承的活课堂。近年来,东莞市教育局联合多部门推出 “重走东纵路”八大主题活动,构建起“研、行、思、写、讲、听、唱、观”八位一体的教育矩阵。

东莞,作为东江纵队的发源地和重要活动地区,正在以创新形式激活红色资源,延续精神血脉。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曾是全国十九个抗日根据地之一——东江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基因已深深融入这座城市的血脉,成为其文化基因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今天,当青少年们把先辈们“宁死不做亡国奴”的呐喊,正转化为当下少年“敢闯敢拼”的精神注脚。

从纪念馆走出,想起那句“保卫祖国 为民先锋”的题词,这是当年被东江纵队营救的文化名人邹韬奋留下的笔墨,也是今日青年应有的担当。

当我们这些年轻的面孔站在威远炮台前触摸历史的弹痕,当我们在百花洞战斗遗址聆听历史的回响,我们与过去的对话已然开启。

历史的火炬正传递到我们手中,等待我们书写新的篇章。

作者:东莞市石排中学 初二 7班 罗守信;指导老师:谢佩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