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在东莞|东莞供电局:“吠云”机器狗让电力巡检更智能
东莞+ 2025-10-16 17:24:54

打破传统关节电机“性能与体积”难以兼得的挑战,实现300牛米的峰值扭矩输出,无论是搬运沉重的应急抢修设备,还是搭载多类型高精度检测仪器,都能稳定应对——在9月17日举行的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暨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上,广东电网公司人工智能成果“吠云·泰坦”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狗凭借卓越的技术性能与实用价值,斩获展会银奖,成为此次能源行业唯一获此殊荣的产品。

这一荣誉的背后,是广东电网公司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和宁雪峰创新工作室历经数年开展人工智能应用攻坚克难的成果。这支以青年技术骨干为核心的团队,始终扎根电力运维一线,以智能科技破解行业难题,让“智慧电力”从构想变为现实,成为东莞人工智能领域的一支生力军。

“吠云”诞生:基于供电垂直领域的应用

吠云系列机器狗的诞生,是用来解决供电这一垂直领域问题的——传统变电站运维存在人工巡检重复性强、劳动强度大,需面对高压设备、狭窄空间等高危场景,效率低且隐患排查不全面;同时站内设备密集、环境复杂,现有自动化设备难以适配多样化巡检需求等难题。

广东电网领军专业技术专家宁雪峰深刻意识到,变电智能技术的研发迫在眉睫。他与宁雪峰创新工作室团队成员一起,投身人工智能研究,立志以技术破解运维困境。“将人工智能技术与电力巡检深度融合,可实现从‘传统变电站’向‘智慧化变电站’的质变”,宁雪峰的话成为团队目标。​

初期的研发之路布满荆棘,最棘手的是机器狗在变电站复杂路面的行走难题。变电站内高耸的设备支架、狭窄的电缆通道、各种楼梯及斜坡,这是传统算法的盲区,更是一片数据空白之地,常规手段在此完全失灵。

为攻克难关,宁雪峰带领团队毅然开启“连轴转”的攻坚模式,扎根变电站,顶着压力反复测试、一点一滴地积累数据。

历经三年的研究,解决了机器狗现场试运行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在历经数百次失败、上千次测试后,深度融合智能感知与决策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变电站巡检与操作智慧狗“吠云·泰坦”成功问世,既能灵活穿梭于各类复杂场景,又能精准完成巡检、测温、数据采集等任务,为变电站运维带来革命性突破。

宁雪峰创新工作室认为,东莞人工智能的产业生态可以说是“AI最接地气的土壤”,制造业基础强、配套齐,从传感器、模组到装配供应链都很完善,“我们研发调试的速度比很多地方都快。最终跑出了吠云系列机器狗,这一供电垂直领域的人工智能产品。”

实现人工替代率84%,运维成本降低73.8%

供电领域的机器狗有怎样的作用?

“‘机器狗+AI’的使用,已经彻底改变了变电站巡检的传统模式,真正实现了巡检‘无死角、全覆盖’。”宁雪峰创新工作室工作人员表示。

据悉,与传统人工巡检相比,“吠云”展现出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无论是泥泞的户外设备区、高低错落的台阶通道,还是高温闷热的电缆夹层,它都能平稳通行。同时,其搭载包含双光云台在内的多种设备,能精准捕捉设备的异常隐患,哪怕是远在二十米之外的微型设备,都逃不过它的“眼睛”。​

值得一提的是,团队根据不同变电站的规模、设备布局,推出了多个系列,“原力”适合常规厂站巡检,“灵动”在复杂地形中移动能力更强,更适合狭窄区域、山地巡检;而“泰坦”具备强负载能力,可以搭载多机械臂实现更多运维功能。

这种“量身定制”的设计,让“吠云”能灵活匹配各类运维需求。团队也在持续升级运动算法,借助AI深度强化学习,在不断提升机器狗全地形适应能力的同时,自主优化缺陷识别效率,让“吠云”成为一个“会成长”的工作伙伴。

目前,“吠云”已在南方电网广东东莞供电局多个变电站投入使用。据统计,“吠云”投入使用后,表计识别准确率高于98%,点位采集成功率高达99.5%,状态识别、测温和缺陷检出率达100%。这不仅标志着运维工作的质效飞跃,更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通过“单台智能设备覆盖全站所有巡视点位”,实现人工替代率84%,运维成本降低73.8%,为企业降本增效贡献了直接价值。

目前,“吠云”已售出22台,不仅创造了直接经济效益,更推动了电力科技领域的智能化升级,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智能运维解决方案。​

文字:张华桥 图片: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张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