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我与家人走进了大岭山的东江纵队纪念馆。当我的脚步刚刚踏入展馆,门口显示屏的八个大字“东江铁流,南粤旌旗”跃进了我的眼帘,就这样我循着先辈们的精神光辉走进了那段应该被后人所铭记的艰苦革命岁月。
展馆安静而庄重,每一个在参观的人脸上都有着不可被磨灭的严肃与无法形容的悲痛,那是因为大家都看到了墙上革命先烈们的合照,他们都是如此年轻,甚至眼里闪烁着对祖国未来的期待。但他们却为了国家大义牺牲在前线。恍惚间,我的脚步停在了一只小小的军用水壶前。经历过几十年的岁月侵蚀,这只军用水壶已是锈迹斑斑,壶身甚至清晰看到几道划痕,但正是这些划痕在低声诉说着那段艰苦岁月。尤其当我抬头看到那一行行文字解释,了解到当年日军竟以各种残暴、违背人道的手段去蹂躏我们的国人,我不禁是拳头攥紧,心中不禁训斥道:“这是何等暴行!”但我们的革命先烈却以身作则,手持土枪,以身为盾牌去对抗倭寇,这样的大无畏精神怎不能让我们后人为其肃然起敬。
沿着展馆继续往前走,一幅壁画引起了我的注意。走进细心一看,我才知道画上所画的女烈士竟是被称为“东纵之母”的李淑桓,她为了支持先后将7名子女送上抗日前线。最让我忍不住当中为其留下热泪的是1939年,她在慰问部队时公开表示:“抗日人人有责,我大儿子去了延安,三儿子在香港做抗日救亡工作,其余的都在这里,最小的儿子9岁,等他长大些也送来参军。”李烈士的这番壮举是经过了多少次心里挣扎才做出这样的决定,因为她不仅是个爱国者,更是个母亲!但为了国家,她不得不把母亲这一身份抛在国家大义的最后,而是鼓励她的孩子和她一样,共同为抗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望着眼前的这幅壁画,再看看周围革命先烈们的照片,心中腾升一种永远无法被抹去的敬意:我们之所以生活在如此和平盛世的中国,正是因为有这些战士们英勇无畏地在战火中跋涉,撑起了民族的希望。这就是我们都应该铭记的东纵精神——铁心向党、赤心为民、百折不挠,而这精神将会激励我勇敢走好未来人生的每一步!
作者:东莞市虎门镇龙眼小学 五年级 1班 王昭然;指导老师:苏秋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