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石精气神 | 姜葱煮大鱼,至简至鲜的石排味
东江石排 2025-10-14 19:51:43

近期

2025东莞美食地图》正式发布

里面收录了东莞101道菜

其中

石排姜葱煮大鱼榜上有名!

图片

石排美食煮大鱼

飘香于家家户户的灶台

这道用最朴素的调料烹制而成的传统菜肴

不仅是年夜饭桌上寓意吉祥的“硬菜”

更蕴含着石排人独特的味觉符号和文化记忆

 

 

0 1
吃鱼
是“靠水吃水”的生活智慧

石排镇位于东莞市埔田片内有东江、海仔河、石岗水等河流过境,河网密布,鱼塘星罗棋布,自古以来便是水产丰饶之地。“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石排人充分利用这一自然优势,将鱼类作为日常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鲤鱼洲打渔.jpg

建国初期,石排鱼塘面积有限,村民仅利用村前屋后的水塘养殖鱼类,主要养殖大头鱼、鲩鱼、鲤鱼等为主。1970年后,各村拓宽养殖空间,河涌、砖厂土坑变身鱼塘,大大提升了鱼类产量。1978年,石排全社淡水养殖面积达7411亩,总产量319吨,其中鱼塘总面积1162亩,总产量285吨。

DSC09370-1.jpg

产量的提升,让人们吃鱼的饮食习惯,从“改善生活”的奢侈行为,慢慢转变为日常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为了节省资源,人们慢慢摸索出独具特色的“煮大鱼”。

 

 

0 2
煮大鱼
讲究吃鱼本味

坐落在塘尾古村落中的古围美食,店里的拿手菜不少,煮大鱼正是其中之一,师傅的手艺都是一代代传下来的。古围美食老板忠哥表示:“在物资匮乏的年代,鱼是最容易获取的肉类,当时家家户户都会煮大鱼。”

以前大鱼难有,将煮大鱼做得人人夸赞的也难得,忠哥的姐夫就有这么一门好手艺。“我姐夫是第一批在石排公社做饭的厨师,做的也是煮大鱼。每次有重要场合,都指定要他去做。”

煮大鱼是也琼荘酒楼的招牌菜式之一。工作人员兰姐告诉小编,店里的煮大鱼很受欢迎,店里每天要消耗十几条大头鱼,还有不少是回头客。

厨师廖师傅在琼荘酒楼干活有十几年的时间了,他说:“只用葱姜来做煮大鱼,这种做法基本只有在石排才有。”

图片

石排煮大鱼的配料极简,但味道极鲜。选取鲜活肥美的大头鱼,去除内脏、黑膜并切块,大火将姜片和鱼块爆香,激发出浓郁的辛香和鲜香,随后焖煮,鱼肉的汁水慢慢渗出,与姜片的香味相互交织,形成一种独特而纯粹浓厚的味道。最后勾薄芡让汤汁浓稠,撒上葱段,一道原汁原味的煮大鱼便完成。

图片

据忠哥介绍:柴火烧、生铁锅焖,这样煮出来的味道更有锅气。忠哥:“石排人吃煮大鱼都是一样的,鱼腩直接吃、鱼背鱼汁捞饭吃,吃的都是鱼的鲜甜味。

 

 

0 3
从灶头到校园
煮大鱼在不断传承

作为石排美食名片之一,煮大鱼仅是年夜饭上的“硬菜”,更是家常菜的“顶流”。煮大鱼寓意“年年有余”,寄托了人们对新一年富足生活的美好期盼,也承载着石排人对家的记忆。同时,在物质不丰裕的年代,用一整条大鱼来招待客人,是主人所能表达的最高规格的尊重与热情,民间因此有“无鱼不成宴”的说法。

图片
图片
图片

随着时代的发展,石排煮大鱼也在不断传承。在“粤菜师傅”的比赛上,不少餐厅带着煮大鱼登上职业技能赛场。更令人欣喜的是,这道传统美食已进入校园,在石岗小学举办的“校园厨王争霸赛”上,孩子们亲手制作煮大鱼,从舌尖上培养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

如今,琼莊酒楼、古围美食、鹅园农家菜、湖畔农庄等餐厅,早已成为了煮大鱼走向食客的味觉驿站。甚至有周边镇街的食客驱车前来品尝,煮大鱼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喜爱,忠哥回忆道:“之前一位客人连续一周带不同的朋友过来吃饭,煮大鱼是必点的。”

 

石排煮大鱼,这一锅鱼鲜里不仅描绘了石排埔田人家依水而居、就地取材的生活图景,更承载了石排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锅气升腾间,煮大鱼的鲜香不仅滋养着人们的味蕾,也在持续传递着石排的文化底蕴与生活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