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追光少年到国际音乐比赛金奖:广州新华学院学子斩获丹尼奖全球金奖
东莞+ 2025-10-14 19:12:22

近日,在“2025第六届丹尼奖国际电子音乐比赛(Denny Awards)”中,广州新华学院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2022级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林晨旭同学,凭借其精湛技艺在竞争激烈的D3混音组别中脱颖而出,一举斩获全球金奖。这一成绩不仅是对个人专业能力的国际认可,更标志着广州新华学院在国际电子音乐赛事舞台上的重要突破。

厚积薄发:从舞台追光到混音筑梦

来自湖北荆州的林晨旭,现任中国录音师协会会员、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声音委员组会员,并持有SoundGym国际听音训练认证。他与音乐的缘分始于对舞台的向往——曾沉醉于台前的掌声,却最终在幕后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成为一名用技术雕琢情感的音乐混音师。从此,他将感性的热爱融入理性的音轨,在声波之间精耕细作。

2022年起,他自学音乐制作。如今,他已站上国际领奖台。一路走来,他屡获佳绩:先后获得Ciao混音大师赛Band赛道四强、Hybrid赛道十强,2024全国声音设计与作品创新技能大赛全国50强,2025年广东省计算机设计大赛音乐组校赛二等奖、省赛三等奖,其参与制作的歌曲总播放量已达数千万。

突破瓶颈:技术与心态的双重淬炼

决定冲击有电子音乐界“奥斯卡”之称的丹尼奖时,林晨旭坦言初期“信心不足”。混音工作的专业性与严谨性,让他很快遭遇核心难题:因长时间聚焦相同音轨,听觉极易出现主观偏差。“连续一周都在推翻重改,总觉得作品离‘专业’还差得远,那种自我否定的挫败感几乎压得人喘不过气。”

面对挑战,他依托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系统训练,重新规划创作路径。在学院课程与实践训练的持续滋养下,他不断将课堂所学转化为突破动力。历经十余次改版后,最终提交的作品兼具技术精度与艺术感染力,实现了从“自我怀疑”到“专业突破”的蜕变。

育人有道:专业平台成就学子梦想

得知获奖时,林晨旭直言“超乎预期,像做梦一样”。这份荣誉的背后,是多方力量的支撑:学校提供的专业学习平台、学院“厚基础、强交叉、重实践、促创新”的育人理念,为他搭建了成长舞台;指导老师的悉心点拨、家人朋友的默默支持,让他在低谷时不曾放弃。

班主任丁丰评价道:“林晨旭的成功绝非偶然——课堂上,他对数字媒体技术核心课程始终保持高度专注;课后又能主动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实践动力,把混音创作当成检验专业能力的‘练兵场’。”

在同学眼中,林晨旭是“把热爱刻进细节”的践行者。无论是RBB音乐社的创作分享会,还是专业课的项目实践,他总是最投入的那个,还经常将自己总结的混音技巧、音频处理经验整理成笔记,与社员一起攻克技术难点。

​以赛促学:学院育人理念的生动实践

广州新华学院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始终践行“厚基础、强交叉、重实践、促创新”育人理念,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为学生搭建融合专业与兴趣的成长平台。林晨旭从自主探索到问鼎国际赛事的蜕变,正是学院育人理念的鲜活印证。

自2005年成立以来,学院育人成果丰硕,仅2022年至今便立项学科竞赛43项,2713人次参与并斩获300余项奖项,覆盖数字媒体、智能制造等多个前沿领域。

文字: 赵浛锐 图片:学校 供图 编辑:段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