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佛穗莞城际叩响家门,广佛生活将如何“换轨”?|交通眼
佛山+ 2025-10-14 09:27:05

好消息!佛山、广州、东莞三市中心城区快速通达的愿景,正随着佛穗莞城际铁路“开工纸”的获批,一步步照进现实。

近期,佛穗莞城际项目鹭洲至新塘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正式获得批复,标志着这条横跨三市的交通大动脉取得了关键进展,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前开工建设。

审批落地、站点优化,项目开工在即

2025年,佛穗莞城际项目实实在在地“动起来”了。

今年6月,广东省发改委对佛穗莞城际鹭洲至新塘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批前公示;三个月后,报告便获得正式批复,项目成功拿到了至关重要的“开工纸”。

随后,广州段迅速启动了施工图审核、规划测量、控制测量及施工测量检测等多项招标工作,为项目动工奠定基础。今年9月29日,广州地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智成在广东城际新线开通时公开表示,今年底前将开工建设佛穗莞城际,进一步明确了项目时间表。

在线路具体走向与设站方案上,也随着优化而日益清晰。根据公示,鹭洲至新塘段起于佛山市顺德区鹭洲站,止于广州市增城区新塘站。值得一提的是,在新塘站已预留向东延伸至东莞的条件。

鹭洲至新塘段全长71.6公里,共设17座地下车站,其中佛山段设7站,广州段设10站。车站自西向东依次布局为:鹭洲、东平、文华公园、普君北路(预留)、叠滘、奇槎、三眼桥、芳村、市二宫、艺洲路、磨碟沙、琶洲、鱼珠、黄埔、埔南路、陈家林路、新塘。

与2022年的规划版本相比,最新方案对车站布局进行了精简:广州段减少了滨江东路站(原怡乐路站)和新洲站,佛山段则取消了澜石二路站。这一调整虽有助于提升线路运营效率,但也带来了一些遗留问题——例如,广州地铁10号线滨江东路站已预建的换乘节点,未来或将面临闲置。

市内换乘布局精妙,编织立体交通网络

佛穗莞城际在佛山市内通过多座枢纽站点的立体化设计,将与佛山现有及未来的轨道交通网络紧密融合,共同编织一张四通八达的轨道网络。

在佛山境内,它串联起乐从、石湾、祖庙、桂城、大沥等关键镇街,覆盖佛山新城、南海城市发展中轴线以及广佛新城等重点区域,将有效激活城市发展轴带,释放区域发展新动能。

乘客可在东平站无缝换乘已开通的广佛南环,快速直达广州南站,极大方便旅客出行。在东平站、普君北路站(预留)和叠滘站,乘客还可以轻松换乘佛山地铁骨干线路——包括已运营的广佛线及佛山地铁3号线,高效串联城市核心区域。

此外,文华公园站可与在建的佛山地铁4号线一期交汇,奇槎站则为未来与规划中的佛山地铁6号线衔接做好了准备。

这一系列精心设计的衔接方案,使佛穗莞城际成为贯穿佛山轨道交通网的关键轴线,不仅强化了市内交通的便捷性,更大大提升了跨区域交通的互联互通效率,为“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技术标准的确立同样令人振奋。线路计划采用4/8编组外通型市域动车组,设计时速高达160公里,可媲美高铁速度,并创造性地具备了进入国铁线路运营的物理条件。这一超前设计不仅保障了通勤效率,更为实现城际铁路与国家铁路干线的无缝衔接预留了接口,为未来的跨线运营与网络融合埋下了伏笔。

湾区通勤大提速,生活出行更便捷

佛穗莞城际的建设,远不止于一条交通线路的延伸,更是区域经济与生活格局的重塑之作。

建成后,佛山、广州、东莞三市中心城区之间可快速直达,实现广州至佛山、东莞中心30分钟互达,使“一小时生活圈”从理想照进现实,改变湾区居民的通勤模式与城市互动方式。

梳理相关线网可知,通过多座换乘站与既有轨道交通网络的高效衔接,佛穗莞城际将显著强化佛山内部及对外的连通性。从广佛同城化层面,该项目将进一步加密两市中心区的联系通道,为“双城记”注入新的动能。值得一提的是,广州地铁在年底前还将同步接管运营穗莞深城际,并开通广清城际南延段及地铁二十二号线后通段。届时,其运营总里程将突破1300公里,标志着广州都市圈轨道交通建设迈入新纪元。

站在大湾区整体视角看,佛穗莞城际是粤港澳大湾区城际轨道交通网的核心骨架之一。它与既有线路连线成网,共同构筑起“轨道上的大湾区”,将进一步推动实现湾区城市之间的互联互通。

此外,佛穗莞城际还将成为促进资源流通与城市升级的重要纽带。它有望带动沿线用地综合开发,挖掘土地潜在价值,提升城市品质,形成“路通人通,人通财通”的良性循环,开创交通与城市共生共荣的新格局。

运营模式的创新同样值得期待。项目极可能采纳大湾区城际铁路推行的“公交化”服务,沿用“12306+城际铁路公交化多元支付”双票务系统。乘客可使用全国交通一卡通、岭南通、广州地铁APP城际乘车码等多种支付方式,享受“随到随走”的便捷体验,极大提升出行效率。

佛穗莞城际的稳步推进,标志着湾区城市间的时空距离正被不断拉近。不久的将来,跨市通勤、周末出游、商务往来,都将因这条线路而更加便捷。

一条充满活力的人才线、产业线、生活线,正呼啸而来!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周龙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