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收入最高可达35万元,
肇庆再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高层次人才!
为贯彻落实“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工作部署,深入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进一步优化我市干部人才队伍结构,根据《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办法》等文件规定,决定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一批高层次人才。
本次招聘面向普通高校、科研院所博士研究生(非在职)。应聘人员年龄应为38周岁以下(1986年10月16日以后出生)。应聘人员须于2026年9月30日前取得相应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及岗位要求的其他证明材料。
本次公开招聘岗位27个,
计划招聘27人。
入职博士入编市高层次人才培养发展中心
管理岗位或专业技术岗位,
签订5年聘用合同,
试用期为12个月。
根据工作需要,安排到市直、各县(市、区)、功能区等相关工作岗位委托培养。聘用在管理岗的,试用期满且考核合格,聘任为七级管理岗(正科级);聘用在专业技术岗的,根据专业技术能力优先聘用到相应等级岗位。

2025年下半年肇庆市高层次人才
培养发展中心公开招聘岗位表
本次招聘实行网上报名,
应聘人员请于
2025年10月16日9:00至10月24日16:00
登录“肇庆市事业单位报考系统” 报名,
(网址:https://sydwbk.zqzhrs.cn:8081)
报名成功后在系统打印报名表纸质版签名确认,
并在面试报到时交工作人员。

扫描二维码进入报名页面
✪应聘人员近期2寸彩色免冠照片。
✪有效期内的居民身份证正反面。
✪已毕业博士须提供学历学位证书,如有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职(执)业资格证书、博士后出站证明等资料,一并上传。
✪其他学术能力、相近专业报考等有关证明材料:应聘人员所学专业按所获毕业证上的专业为准,学位种类不等同于报考专业,不能作为报考专业的依据。应聘人员所学专业未列入《广东省2025年考试录用公务员专业参考目录》(无专业代码)的,可选择《广东省2025年考试录用公务员专业参考目录》中的相近专业报考,所学专业必修课程须与报考岗位要求专业的主要课程基本一致,并提供毕业证书、所学专业课程成绩单、课程对比情况说明及毕业院校设置专业的依据等材料。
✪应聘人员如属港澳学习、留学回国或在国(境)内就读取得国(境)外学历、学位的,报名时需提供由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函等有关证明材料。应聘人员可登录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网站(http://www.cscse.edu.cn)查询认证的有关要求和程序。
上述材料须按要求
上传pdf扫描件,
显示必须清晰、完整。
应聘人员只能选择一个岗位报名,
逾期、逾时不再接受报名。
入职博士薪酬待遇按照国家、
省以及我市事业单位
工作人员有关工资福利政策执行,
试用期满年收入最高可达35万元
(税前,含各项人才补贴),
同时可享受安居保障、
配偶安置、子女入学等
人才引进政策。
⇨应聘人员须诚信报考,对所提供的各项信息、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有效性负责,资格审查将贯穿招聘工作全过程,凡填写虚假信息或提供虚假材料的,一经发现即取消考试或聘用资格。
⇨本次招聘中如有涉嫌违纪违规行为的,严格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人社部令第35号)追究责任。
⇨本次招聘不收取报考人员费用。进入面试和体检环节的应聘人员,来肇后统一安排食宿,凭相关证明材料在招聘全流程结束后发放交通补贴(省外人员1000元/人、省内人员500元/人)。
⇨本公告由市委人才办(市委组织部)负责解释,以上公告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报名咨询电话:0758-2813226,咨询时间:工作日8:30-12:00、14:30-17:30。


为何选择肇庆?
在这里,
或许你能找到答案。

△肇庆新区科技创新中心。图源 肇庆新区发布
肇庆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
有着“岭表南来第一州”的美誉,
历史上有600多年是岭南政治、
经济和文化中心。
近年来,肇庆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围绕“珠三角新增长极、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大西南门户枢纽”目标定位,全力以赴拼经济、抓项目、促发展,连续两年获评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全国外贸百强市、全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全省优秀招商地市。


△肇庆发布特约摄影师黄友群 摄

肇庆,
是粤港澳大湾区连接大西南的“门户枢纽”,
承东接西的交通区位优势尤为凸显。
这座城市毗邻广佛,
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
广州都市圈重要组成部分。

△肇庆一江两岸。 陈彦成 摄
“向东”高铁30分钟到广州、
1小时到深圳、
80分钟到香港,
深度融入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
“向西”高铁4小时内到南宁、重庆、
成都等周边5个省会城市。

△肇庆发布特约摄影师 李显才 摄
肇庆是大湾区江海联运,
及辐射大西南的重要水运中心,
西江“黄金水道”贯通全境,
5000吨江海轮常年可通江达海。
与此同时,肇庆还坐拥两大航空港,
到白云机场仅需50分钟、
到在建的广州新机场仅需20分钟。

△肇庆三榕港。肇庆发布特约摄影师 梁亮 摄

肇庆历史底蕴厚,
是广府文化和粤语的主要发源地,
也是西方文明与中国传统文明最早的交汇处,
明清两广总督府驻肇182年,
“一府一砚三名人”的城市名片熠熠生辉。

△肇庆古城墙。肇庆发布特约摄影师 梁亮 摄
肇庆山水风光美,
是中国优秀旅游地市,
拥有“岭南第一奇观”七星岩、
岭南四大名山之首鼎湖山、
宋代古城墙等名胜古迹。

△肇庆七星岩。肇庆发布特约摄影师 梁亮 摄
肇庆矿产资源多,
拥有60多种矿产资源,
金、稀土、陶瓷土、
地热矿泉水等储量位居全省前列。

△肇庆润信新材料有限公司封开大排矿项目。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永强 摄
肇庆是农业大市,
农业产值位居全省前列,
拥有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粤字号”农业品牌,
吸引百岁山、元气森林、
达利食品等一批龙头企业落户。

△肇庆发布特约摄影师 罗馨如 摄
肇庆应用场景广,
场景需求超150亿元,
超650家企业对工业机器人、
智能传感器、
物联网等软硬件设备有采购需求,
单工业机器人需求就有8万台;
在智慧交通、智慧教育、
智慧医疗等城市治理领域采购需求,
超70亿元。

△肇庆城区。肇庆发布特约摄影师 梁亮 摄
肇庆土地空间大,
总面积1.5万平方公里,
在大湾区面积最大,
开发强度最低。
拥有省级以上工业园区13个,
形成“三个功能区引领、
省级产业园县域全覆盖”的园区体系,
园区总规划面积1022平方公里,
可供连片开发土地超33平方公里,
“熟地”超5.3平方公里,
标准厂房超百万平方米。
其中,广东省(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是全省7个“万亩千亿”产业发展大平台之一,52平方公里的市管起步区,坐拥珠三角规模最大的可连片开发土地,面积超4万亩,标准厂房超20万平方米,平均不到4天引进1个产业项目、不到6天供地1个项目、不到8天动工1个项目,呈现出“塔吊林立、机械轰鸣”的火热建设场景。
△建设中的广东省(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市管起步区。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春林 摄

肇庆正努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
营商环境“新高地”,
有优质高效的营商服务。
这里,投资成本很“低”。
既有大湾区的区位优势,
又有粤东西北的成本优势,
用地、用房、用工、用水、用电、
用能成本在大湾区处于低位。

△肇庆城区。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吴勇强 摄
这里,产业政策很“优”。
项目落地在固投、
设备购置、银行贷款、
融资担保等方面享受系列补贴;
对新认定规模以上、
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制造业单项冠军
及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等
给予系列支持。

△肇庆高新区创新创业科学园。郎鹏翔 摄
这里,基金池子很“大”。
设立百亿级规模产业基金,
对人工智能、机器人、未来新材料、
创新医疗器械等未来产业给予支持,
陪伴企业成长。

△肇庆新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科技产业园。马凯勇 摄
这里,人才资源很“足”。
肇庆是全省首个职业教育基地,
有本专科院校31所,在校生超20万,
每年输送人才超5万,
可提供“订单式”人才培养。

△肇庆发布廖文奕 摄
肇庆1.5万平方公里土地,
足以承载千亿、万亿产业加速崛起;
肇庆450万人民胸怀,
足以容纳五湖四海人才;
肇庆优良生态与战略优势,
足以扛起大湾区制造新城使命。
肇庆寓意吉祥喜庆的开始,
是粤港澳大湾区的
机遇之城、活力之城,
诚邀广大青年人才来肇施展才华,
成就梦想!
资料来源:中共肇庆市委组织部 广东省工商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