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莞12345政务服务热线的办公大厅里,总有一个身影在方寸工位前忙碌不停——她就是林漫钰。自200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以来,这位有着十余年党龄的基层党员,始终以初心践行使命;2021年8月31日入职热线咨询岗位后,37岁的她更将党员的责任与担当融入日常,以专业态度和热忱服务,在电话两端搭建起政府与市民的沟通桥梁。截至2025年9月,她已5次获评“五星话务员”,月均收获市民赞赏5次,用日复一日的坚守,书写着基层党员政务服务人员的为民情怀。

2000字记录+1小时倾听:用极致耐心化解市民急难
“您好,这里是12345政务服务热线,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这句温暖的开场白,林漫钰每天要重复数十次。不同于普通岗位,12345热线承接的是市民的急难愁盼,电话那头往往是焦急、困惑甚至愤怒的声音,而林漫钰总能用耐心与专业,将负面情绪化解为满意答复。
2025年9月,一通长达一个多小时的来电,让林漫钰再次用服务赢得了市民的真心赞许。当时,一位市民情绪激动地反映孩子在学校430课程期间受伤,电话里反复诉说事件经过,以及与学校、培训机构沟通时的种种不顺。面对市民的情绪宣泄,林漫钰没有打断,而是全程耐心倾听,时不时用“我理解您的心情”“您先别着急,慢慢说”等话语安抚对方情绪。
在市民叙述的过程中,林漫钰的手指始终在键盘上不停敲击,生怕遗漏任何关键信息。一个多小时里,她记录的内容接近2000字,从事件发生时间、具体经过,到市民的诉求、与相关方沟通的细节,都一一清晰呈现。更难得的是,这位市民对文字表达的准确性要求极高,林漫钰便逐字逐句整理记录内容,形成逻辑清晰的文字材料后,又与市民逐句核对,大到诉求表述,小到标点符号,都反复确认无误,直到市民完全满意。
“其实当时也没多想,就觉得市民遇到这样的事肯定很着急,我多花点时间、多细心一点,就能让他感受到被重视。”事后回忆起这通来电,林漫钰的话语朴实却动人。正是这份将心比心的共情,和对工作的极致负责,让她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断收获认可,成为市民口中“值得信赖的咨询员”。

台风天的“生命线”守护者:以不眠坚守连接希望
如果说日常服务中的耐心是林漫钰的“标签”,那么在紧急时刻的坚守,则更显她作为12345热线咨询员的责任担当。东莞地处南方沿海,每年台风季都会面临暴雨内涝的考验,而每当此时,12345热线就成了市民的“生命线”,林漫钰和同事们则是这条“生命线”上的守护者。
还记得前段时间的台风天,东莞多地遭遇强降雨袭击,内涝迅速蔓延,无数市民的生活陷入困境。当天,话务区的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几乎没有停歇的间隙。“您好,我家小区车库被淹了,一楼积水都快到腰了,家里还有老人孩子,该怎么办啊?”“我们被困在出租屋里,水还在往上涨,能不能赶紧安排人来救我们?”电话那头的声音带着哭腔和慌乱,每一通来电都承载着生命的期盼。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林漫钰迅速调整状态,脸上看不到丝毫慌乱。她一边紧盯电脑屏幕,一边用沉稳的声音安抚市民:“您别慌,先找个安全的地方等待,我们马上登记您的信息,优先给救援部门派单,很快就会有人联系您。”话音未落,她的手指已经在系统里飞速操作,精准录入求助市民的地址、积水深度、受困人数、联系方式等关键信息,确保每一张紧急工单都能第一时间流转到消防、应急、街道等救援部门。
那天,窗外狂风呼啸、暴雨如注,办公工位上却灯火通明。林漫钰和同事们顾不上喝一口热茶,甚至没时间给家里打个电话询问情况,眼里只有不断弹出的来电提示,心里只想着“多接一个电话,就能多帮一个家庭”。有好几次,同事看到她揉着发酸的肩膀,却依然没有停下手中的工作,只是简单活动一下,又继续投入到接电、记录、派单的流程中。
“其实当时也担心家里的情况,毕竟雨那么大,但一想到电话那头还有那么多人在等着求助,就没法停下来。”林漫钰说,那天她和同事们一起,从清晨坚守到深夜,直到台风过境、求助电话逐渐减少,才松了一口气。而在他们的努力下,无数被困市民及时得到救援,不少人在问题解决后,还特意再次打来电话,只为说一句“谢谢你们,辛苦了”。

这些年来,林漫钰见证过太多市民从焦急到安心的转变,也收获过无数声“谢谢”。在她看来,12345热线不仅仅是一个咨询平台,更是政府与市民之间的“连心桥”,而自己的工作,就是要把这座桥搭稳、搭好,让市民的诉求有处说、问题有人管。
“每次听到市民说他们的问题解决了,简单的一句谢谢,我就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林漫钰笑着说。如今,她依然每天坚守在12345热线的工位上,用温暖的声音、耐心的倾听、专业的服务,迎接每一个来电,解决每一个诉求。在东莞这座城市里,还有许多像林漫钰一样的12345咨询员,他们在方寸工位前,用平凡的坚守书写不凡,用点滴行动诠释着“人民至上”的服务理念,为城市的和谐发展注入着温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