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啊,好痛!!!”这痛苦的呻吟,来自东莞年仅19岁的女生小胡。近日,她捂着肚子、踉踉跄跄地来到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东莞医院(东莞市寮步医院)急诊科就诊。
面对这一突发情况,急诊护士迅速上前搀扶小胡,并喊来值班医生。
询问得知,8个小时前,小胡突然感觉腹部脐周疼痛。初始以为只是简单的消化不良就没在意。谁知道痛感越来越强烈,整个肚子像铁板一样绷成一块,发胀,还呕吐了一次,一直都没解便和排气。
急诊医生迅速完善查体,发现她有腹膜炎表现。结合典型的“腹痛、恶心呕吐、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判断她可能是急性肠梗阻、急性腹膜炎,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随即将她收入普通外科进一步明确病因。
普通外科医疗团队随即为小胡安排了CT检查,结果很快出来:腹部出现一巨大肠袢,肠鸣音由活跃转为微弱,并出现腹膜炎。

小胡年仅19岁,既往也没有腹痛、受过外伤和手术等情况。结合此次的症状,普通外科副主任医师熊德财判断,小胡很可能是急性绞窄性肠梗阻。
这是最危险、最致命的肠梗阻。如未及时治疗,6小时内就可能出现肠坏死,致死率高达30%,且手术每延误一小时,死亡率还将大大提升!
当时,小胡肠鸣音已消失、腹痛位置固定、腹膜炎扩散,手术指征明确。也就是说,越快手术越好!
经讨论,手术团队决定采用腹腔镜探查+绞窄性疝松解术(备肠切除吻合术),该方案只需要开3个钥匙孔大小的切口,伤口处粘连少,可以显著降低后续粘连复发概率,恢复较快。
经家属同意,团队迅速完善术前准备,手术正式开始。术中黄鑫和熊德财医生团队发现,距离蔡氏韧带约40-60厘米处有一节小肠被腹腔内形成的膜状结构嵌顿,肠管缺血,无蠕动;距离蔡氏韧带110厘米、220厘米处有多发粘连、瘀红。
手术团队屏息操作器械,毫米级解除嵌顿,剥离粘连组织。最终,嵌顿的肠管终于解脱。
因手术及时,小胡缺血的肠管由瘀黑逐步转红润,并恢复肠蠕动,避免了切除大量肠管的悲剧。
在普通外科的精心照料下,小胡于术后3天康复出院。

知多D
1.什么是绞窄性肠梗阻?
绞窄性肠梗阻是肠壁血运发生障碍的肠梗阻,可因肠系膜血管受压、血栓形成或栓塞等引起。
肠管血液循环障碍可导致肠壁坏死、穿孔,继发弥漫性腹膜炎和严重的脓毒血症,病情危重且进展较快,预后不好,应引起高度重视。
2.绞窄性肠梗阻都有哪些特征?
绞窄性肠梗阻一般有腹痛、呕吐、不排气的特点。常见症状有:
①剧烈腹痛。绞窄性肠梗阻腹痛往往急剧,腹痛为持续性,而且有阵发性加重的特点。
②呕吐。呕吐持续剧烈,呕吐后腹痛不缓解,呕吐物或胃肠减压液呈血性,如果有大便,往往为血性。
③腹胀。腹胀不对称,局部可触及压痛的肠袢(肠道发生了位置改变,不通形成的类似于袖袢一样的东西)或肿物。
④肠鸣音(肠腔内气体和液体流动时,产生的咕噜声)减弱或消失。⑤出现发热、白细胞增高等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症状。
另外,如果出现绞窄性肠坏死,则腹部有明显的腹膜刺激征(腹部压痛、腹部肌肉紧张、反跳痛),腹穿可抽出带血的液体。
3.绞窄性肠梗阻有多凶险?
它是众多肠梗阻类型里面最危险的一种肠梗阻!
它的诊疗难点在于早期判断,早期的手术干预。如手术不及时,有可能出现从“不需切肠管”到“切除2米多的肠管”的悲剧。
一旦延误了手术时机,就算可以手术切除坏死肠段,但严重的感染将使并发症及病死率大大增加。
4.哪些人群属于高危人群?
①有腹部手术史者(粘连风险高),腹部炎症、外伤;
②腹股沟疝、切口疝患者;
③长期便秘或肠道肿瘤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