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争当“生态卫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现身”企石,部门助其“回家”
印象企石 2025-10-11 21:59:20

 

 

 

 

 

 

 

保护动物  守护家园

随着企石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市民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也日趋增强

近日

一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猫头鹰

找不到“回家”的路

被热心市民和农业部门工作人员

一起暖心救助

10月11日(3).gif

10月10日下午 

在企石东清湖湿地生态保护区 

镇农林水务局工作人员

正将一只小猫头鹰

送回大自然的怀抱

 

 

 

保护野生动物,从我做起

 

 

 

 

原来,在10月9日下午,这只猫头鹰“误闯”进了莫屋村一地下停车场,被路过的市民莫先生发现。将猫头鹰妥善安置在家后,莫先生第一时间联系镇农业部门,主动将猫头鹰转交给企石镇农林水务局。第二天,工作人员观察了猫头鹰一个上午后,确定“小家伙”身体无恙后,决定将其放生。

据了解,这种小型猫头鹰也叫红角鸮,日常以小型昆虫、小鸟、鼠类、鱼等为食,喜欢栖息在环境较好的林木丛中。

▲夜鹭

▼翠鸟

微信图片_2025-10-11_163731_025.jpg

今年1月至10月,企石累计救护陆生野生动物达14头(只),分别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猫头鹰1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画眉8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黄金蟒蛇2条、公约附录II动物滑鼠蛇1条、非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翠鸟1只、非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夜鹭1只。

以往

在企石也出现过很多起类似事例

一批野生动物

在市民和部门的共同努力下

得以回归大自然

微信图片_2025-10-11_165643_754.jpg

▲2024年11月,警民携手救助了一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黄边小太阳鹦鹉。

微信图片_2025-10-11_170144_298.png

▲2023年12月,企石镇农林水务局接到市民童先生的电话,称其在东江企石深巷段发现一条长着四只脚的“鱼”,疑似“娃娃鱼”。后经农业部门证实为“娃娃鱼”,在东江段合适的位置放生。

微信图片_2025-10-11_170607_643.jpg

▲2022年11月,一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猫头鹰飞进企石一居民家中,农林水务局工作人员在东清湖湿地生态保护区将其放生。

微信图片_2025-10-11_171258_779.jpg

▲2020年9月,市民在东引运河金椅豪园段发现狐狸。

微信图片_2025-10-11_171302_435.jpg

▲2020年8月,农林水务局工作人员在虾公山森林公园放生画眉鸟。

微信图片_2025-10-11_171306_428.jpg

▲2020年6月,镇农业部门将一只孔雀放归山林。

微信图片_2025-10-11_171311_980.jpg

▲2018年5月,钓鱼爱好者段先生在东江边垂钓,却钓上了“娃娃鱼”,经企石镇农林水务局证实为大鲵,并将其放生至东江。

 

东清湖.jpg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近年来,企石镇高度重视生态资源保护,在常态化的执法检查工作中,一直注重野生动物保护的宣传,并加大违法打击力度,市民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也越来越强。

在东清湖湿地生态保护区、虾公山森林公园、秋枫公园等地,经常能看到白鹭、金丝雀、猫头鹰等国家保护动物。野生动物的繁衍生息,是企石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成效的生动体现,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真实写照。

保护野生动物,守护美好家园

企石镇农林水务局提醒,市民若发现面临生存危险的野生保护动物,在做好保护措施的同时,请及时与农业部门联系,让野生动物得到妥善救助。不要随意投喂食物、药品或者擅自处理伤口,以避免对野生保护动物造成二次伤害。 

联系电话:0769-8666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