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东纵路·征文征集活动|东莞市长安雅正学校 曾晴《重走东纵路:折射后的光明更璀璨》
东莞日报教育频道 2025-10-11 13:39:00

走进东纵纪念馆,一束束昏暗的光映入我的眼帘,虽然没有硝烟的味道,但我依然看见那群妄图扭曲光明的恶魔,正举着“魔镜”制造阴霾,将我们追求的光明折射。可他们永远不明白,越是卑劣的阻挠,越让中国人的心贴得更紧、情牵得更深,那抹象征希望的红,也愈发浓烈耀眼!

我轻轻地把脚落在纪念馆的石阶上。周遭的庄严与肃穆漫过周身,我连呼吸都忍不住放轻——生怕惊扰了松柏林间仿佛仍在潜伏的战士,怕打断了屋舍里似在继续的作战会议。一步一步向上走,进入馆内,展柜里的每一件文物、墙上的每一张照片,都像一把把钥匙,带我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

那是1944年7月21日,炎夏的东莞被革命的烈焰裹着光芒,在史册上烙下悲壮而辉煌的一页。老虎山下的沙岭,硝烟久久不散,仿佛还在向今人诉说着那场惊心动魄的战役。

我方主力军被日伪军疯狂反扑,逼入重围。危急时刻,“小鬼班”冲锋在前,用单薄的血肉之躯筑起屏障,掩护大部队转移。枪林弹雨里,他们像迎着炮火生长的野草,以一当百、死战不退。最终,用生命为大部队争取了宝贵的转移时间。硝烟遮天蔽日,将我们的光明折射。然而渗入泥土的“小鬼班”的热血,像一束束追光的洪流,顺着那道被折射的光,越聚越旺、越延越广,朝着光明的方向,奔腾不息……

“小鬼班”的故事落幕了,革命的征程却未止步。那道被折射的光,因少年英魂的浇灌,愈发璀璨夺目。在中国革命的长河里,每一次“光的折射”,每一位先烈的牺牲,都已化作凝聚的力量和炽热的红。他们在东莞的土地上燃烧,在广东的山河间蔓延,在全中国的天地间奔腾,为国人托起那条虽蜿蜒却始终向前向上的光明大道。

这折射,不正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强起来的烙印吗?这份坚韧,不正是在千锤百炼的历史里锻造成的中国脊梁吗?东纵“小鬼班”的热血,不正是先辈精神为我们劈开的,通往光明的大道吗?

如今的中国,正在新时代的“无硝烟战场”上向着光明疾驰:大地上,高铁穿梭如箭;太空中,国人足迹印刻星辰;九天之上,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中国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个领域,都在书写着属于我们的速度、高度与广度。

我深知,未来的路上,光依然会遭遇“折射”,或许是发展的难题,或许是时代的考验,可光明岂怕折射?我们有千千万万的革命先辈掌舵,有五千年文明沉淀的精神坐标引路,有14亿滚烫的追光之心聚力,“折射”只会使前行的路更清晰,使心中的血更炽热,使追逐的光明更璀璨。

走出纪念馆,我抬头仰望天空,太阳正烈,心中突然蹦出一个旋律:东方红,太阳升……云端之上,我仿佛看见东纵先辈们与千千万万的华夏儿女一起向着那轮鲜红的太阳,离光那么近,那么近……

作者:东莞市长安雅正学校初二8班曾晴;指导老师:王海蓉

编辑:张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