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的李女士(化名)39岁,此次是第三次怀孕,且做过两次剖宫产。
本次孕中产检,她被查出“妊娠期糖尿病”,血糖值异常升高(OGTT三项指标均远超正常值)。
但她未能充分重视,也没有接受规范降糖治疗,且产检不规律。
到孕37(+4)周时,李女士感觉胎动减少,便来到东莞市石碣医院检查,超声检查发出了警报:羊水偏多(羊水指数34.6cm)、脐血流比值增高(S/D3.74)。
这一切都指向胎儿在宫内可能存在缺氧和窘迫状态,生命体征危急!
石碣医院随即开通绿色通道,将李女士紧急收入院。
入院后胎心监护的结果更是证实了最坏的猜测:胎心基线平直、微小变异,无加速——这是胎心监护提示胎儿宫内窘迫、濒临死亡的强烈信号,必须争分夺秒。
产科团队当机立断,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准备急诊剖宫产手术,一场守护生命的紧急救治迅速启动。
手术迅速开始。很快,一个体重3660克的男婴被娩出,但宝宝出生时全身苍白,阿氏评分仅有3分(满分10分),生命体征极其微弱。
守候在旁的新生儿科复苏团队立即接手,进行气管插管、正压通气等一系列高级生命支持治疗。
经过争分夺秒的抢救,宝宝评分逐渐升至7分、8分,肤色转红润,生命体征趋于稳定,随后被转入新生儿科接受进一步治疗。
术中见胎盘实质苍白、质软而脆,触之糜烂,这是典型的“胎盘功能衰竭”表现,意味着胎盘功能已严重衰竭,无法再为宝宝输送氧气和营养。
最终,在产科、新生儿科、麻醉科(手术室)等多个科室的紧密协作和精心救治下,母婴双双转危为安。
产妇术后恢复良好,宝宝经过新生儿科的后续精心治疗和护理,也顺利康复出院。
李女士和家属还特地发来文字、送上锦旗,向产科表示感谢。
产科医生提醒
1.胎动减少是重要预警信号:正常情况下,12小时胎动应在30次以上。如果胎动突然减少,可能提示胎儿宫内状况不佳,应立即就医。
2.妊娠期糖尿病需在医生指导下,接受规范降糖治疗。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导致:羊水过多(增加胎膜早破、早产风险);胎盘功能下降(影响胎儿氧供);巨大儿(增加分娩困难)。
3.高危孕妇更需密切监测:39岁属于高龄产妇,加上两次剖宫产史,属于高危妊娠范畴,需要:增加产检频次、严格控制血糖、密切监测胎动。
4.简单来说:出现这些情况请及时就医:
·胎动明显减少或消失
·阴道流血、流液
·持续性腹痛
·严重头痛、视物模糊
·面部及下肢严重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