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文采|东莞外国语学校(初中部) 林雅诗《竹影风骨》
东莞日报教育频道 2025-10-10 10:01:27

盛夏暑气像张密不透风的网,父亲刷到一条景区评论,“走进去就凉快了”,短短几字,让全家当即动了身。

到了地方才惊觉,那不是一小片竹,是铺在平地上的绿浪。土黄色的地埂衬着连绵的竹,像未经修饰的画,粗粝又鲜活。一脚踏进竹林,阳光被竹叶剪得碎碎的,热风也变成了带着竹香的凉,后背的汗意悄悄退了,浑身的燥气像被抽走似的,只剩下沁入骨子里的舒爽。

往深处走,竹子一棵挨着一棵,都直挺挺地立着,竹节分明,翠色是那种带着水汽的润。风一吹,竹叶沙沙响,忽然就想起“风摇青玉枝”的句子,原来诗里的景,真的能撞进眼里——那竹哪是“青玉”,是活生生的,带着劲儿的,站在那儿就透着股清爽利落。

竹林边有些小铺子,没什么花哨的招牌,摆着竹编的小篮子、刻着花纹的竹杯,还有用竹碗盛着的凉茶。隔几步就有个木色垃圾桶,牌子上“别乱扔东西”的字,是用墨写的,带着点拙气。没人吆喝,也没人刻意维持,可地上干干净净的,就像竹子本身,直来直去,不拖泥带水。

走到竹林最里头,忽然敞亮起来,空地上立着几个旧靶子。一位老爷子坐在竹荫下,头发白了,脸上刻着皱纹,皮肤是太阳晒出来的黑。见我们来,他站起来,步子稳,后背挺得笔直,一点不像上了年纪的人。“玩玩射箭不?”他开口,声音有点哑,却透着精神。

地上放着堆竹条和黑绳子,“弓得自己装,不难。”老爷子说着,指了指竹条,“这些竹是外头买的,咱这儿的竹,不动。”我和母亲试着组装,竹条看着细,却特有韧性,压弯的时候,能感觉到它憋着股劲儿。装好弓,我试着射了一箭,箭擦着靶子飞了出去。老爷子走过来,伸手帮我摆正姿势:“脚分开,跟肩一样宽,心定了,手才稳。”他说着,拉弓、松手,“咻”的一声,那支箭头磨得圆圆的箭,竟稳稳扎进了靶心。

夕阳把天染成橘色的时候,我们把箭放回老爷子身边的竹篮,往回走。回头看,老爷子又坐回竹荫下,身影和竹子叠在一起,安安静静的。走出竹林,身上还带着竹的凉气。

忽然明白,这片竹好看,不只是因为凉快。竹子直,是一股子立身的正;老爷子护着竹,是一份过日子的实。往后想起这儿,不只是那片绿,更是心里那份踏踏实实的劲儿——做人,也该像这竹,不张扬,却站得稳,守得住心里的那份真。

作者:东莞外国语学校(初中部) 初三 14班 林雅诗;指导老师:叶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