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东纵路·征文征集活动|东莞市石排中学 王一心《提灯照河山》
东莞日报教育频道 2025-10-09 19:37:26

百年斗转,青史相见,我愿,山河人间无恙。

--题记

当第一缕阳光照在东江纵队纪念馆,金光镀在清灰的石阶上,流光溢彩,树木苍翠,万物向阳而生。我站在阶梯之下,仰望立于山头的红色建筑。那段可歌可泣的抗战岁月,东江纵队的英雄宛如一幅幅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沿着蜿蜒的石阶向上攀登,脚下的土地仿佛在默默诉说着过去战火纷飞的岁月,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萦绕在每个人的心头。路旁的树木郁郁葱葱,风过树梢,沙沙声与脚步声似乎交织在一起,仿佛重现了昔日士兵们的抗战场景。他们在崇山峻岭之间穿梭,与敌人开展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斗,用热血与信仰建起一道道防线,使敌人闻风丧胆。

走进纪念馆,时光仿佛倒流,场内玻璃罩整齐地摆放着一件件泛黄、沾满血迹的军装;一张张泛黄的老旧相片,照片中东江壮士的英勇身姿令人起敬;一支支发旧的枪械静静地躺在白布上,陈述着过往激情的历史,让参观者忍不住驻足沉思,一段段真实历史详解用黑墨印刻在木牌上,令人触目惊心。 走到馆内深处是一帧帧仿真场景,破旧的木门,弹孔密密布在其中。木门上的铜环被时间磨去光泽,只剩暗黄光晕和零星血点,木门一旁是无数生锈的枪支和沉重的追击炮。在另一侧有几名奸诈的敌军手握刺刀,推着一名脸上有长短不一的伤疤,血沫在发梢凝固,但眼神与神情却是坚定与无畏,这位妇女便是情报院的李淑恒同志!“她带着年仅11岁的儿子来到东莞大岭山教书,以教师的身份在情报院工作,为游击队提供重要的情报。但有一日,敌人趁其不备包围大岭山,李淑恒与学生没有及时撤退被捕。李淑恒被敌人关进牢中,凶恶的敌人还对李淑恒严刑逼供,但她守口如瓶,保证了情报局的安全,敌人恼羞成怒,便将她处死。年轻的李淑恒英勇就义。” 广播中的女声渐渐消失,但听众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复,这生动诠释了什么叫“巾帼不让须眉”。

接着我走到虚拟现实技术区,戴上眼镜,是一阵失明感,眼中逐渐浮现一段段情景,我看见战士们双手紧握枪支,手上已勒出红印,但眼神依然坚毅,目光死死盯着在山脚的敌军, 突然一阵响亮的号声震动耳膜,我回头,看见一名小战士手举冲锋号,向远方望去,号声振奋人心。战士们喊着口号向前杀敌,对面的敌军看见这样的勇士们,已变得胆怯,手忙脚乱往回撤。我军手上的枪械一齐对着敌人一阵的扫射,对面的子弹也零星射了几发。其中一发从我鬓角堪堪过去,我的瞳孔此刻变大,心跳漏了一拍,虚拟的子弹扫过脸庞,真实的汗水流过发梢。又是一阵猛烈的厮杀,影像逐渐模糊、消失,归于沉寂。我摘下眼镜,心口仍不停地跳动,仿佛想冲破胸膛,从前只是听闻过历史,但历史真正在眼中浮现时,心中的建设却不堪一击。

已临近中午,我从纪念馆中离开,树木依旧郁郁葱葱,正午的骄阳临头,清灰阶梯陡然间铺上金影,晃人眼。我却想起馆内那盏煤油灯,虽已枯竭,仍闪烁信仰的光芒。提灯略见河山,河山亦如故。

百年沧桑,斗转星移,古今重叠。史书斑驳,书页全都默然消失,他们越过时间的临界,以此刻红光为原点,在满天星光并肩前行,走向远方。

作者:东莞市石排中学 初二 19班 王一心;指导老师:黄明玉老师

编辑:张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