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东纵路·征文征集活动|东莞市虎门宇桥学校 康晨曦《重温革命岁月 传承红色精神》
东莞日报教育频道 2025-10-08 16:13:10

历史的齿轮滚滚前行,碾碎了岁月的尘埃。数百年来,中华民族经历了重重挑战。在这战火纷飞的年代,赵一曼以自己的生命践行了“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铮铮誓言;吉鸿昌用树枝在雪地坚定写下“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就义诗;张自忠在枣宜会战前留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绝不半点改变”的绝笔。抗战精神生生不息,中国军人面对困难不退缩,彰显逆境中强大的生命力。

滔滔东江水,巍巍罗湖山。1943年12月2日,中国共产党在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基础上扩编成立广东人民抗日游击东江纵队。在东江纵队正式成立前,其英勇顽强就已让日寇闻风丧胆,而实施秘密大营救更让其蜚声中外。东江纵队正式成立后,从南到北不断袭击广九铁路平湖、天堂围、常平、新塘等车站的日伪军,使这条交通大动脉始终不能正常通车。1944年8月,“土洋会议”决定,创立罗浮山以北、翁源以南,东江、北江之间的根据地。1945年5月,东江纵队领导机关迁入博罗县罗浮山;7月,中共广东省临委在罗浮山冲虚观召开干部扩大会议,史称“罗浮山会议”,执行党中央建立五岭战略根据地的指示,使我军在南方有一个坚强的战略基地,使华北、华中和华南三大敌后抗日战场南北呼应,为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作出了重要贡献。

东江纵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展成为拥有1.1万多人的抗日劲旅,累计对日伪作战1400余次,毙伤日伪军6000余人,牵制了华南数万日军。这支孤悬华南敌后的队伍,在日、伪、顽军包围夹击下,坚决执行中共中央指示,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创建和发展人民军队,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坚持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创造性开展城市游击战和海上游击战,配合全国抗日战场和盟军对日反攻,与琼崖纵队一道被中共中央军委誉为“广东人民解放的旗帜”。

而今,抗日英雄的牺牲换取了和平美丽的新时代。东莞之地,工业昌隆,机械如林,声震长空。工人巧手,铸就辉煌,产品精良,名扬四方。作为青少年,我们应以青春之名,赴时代之约,传承红色精神。烈士的鲜血染就了今日的和平,吾辈当以奋斗续写荣光!

作者:东莞市虎门宇桥学校初三1班 康晨曦;指导老师:梁丽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