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文明迎全运|“此心安处是吾乡!”中秋月圆,温情满溢东莞
东莞+ 2025-10-07 14:28:41

10月6日,中秋佳节之际,石碣、企石、望牛墩、清溪等镇围绕“团圆”“致敬”“传承”等各项主题,推出音乐会、文明实践、亲子互动等特色活动,既有对城市建设者的深情礼赞,也有传统文化的鲜活传承,更有邻里间的温情互动,让市民在浓郁节日氛围中感受“此心安处是吾乡”的美好。

东莞各个镇街中秋活动虽形式各异,却都紧扣“以人为本”的初心——既让传统文化在互动中“活”起来,也让城市关怀在细节中“暖”起来。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凝聚了城市向心力,让“团圆”“致敬”“文明”成为这个中秋最动人的关键词。

石碣:

火柴盒音乐会开唱,歌声里藏着城市敬意

10月6日下午,石碣镇合信・嘉荣购物广场的演出区早早坐满观众——牵着孩子的家长、结伴而来的年轻人、拄着拐杖的老人,大家翘首以盼“月满城・乐致敬献给建设者”火柴盒中秋音乐会开场。当本土乐队奏响《但愿人长久》的熟悉旋律,台下观众不自觉跟着轻声哼唱,中秋团圆的氛围瞬间拉满。

这场音乐会以“致敬建设者”为核心,曲目兼顾经典与潮流:《我爱你中国》《我的中国心》唱出家国情怀,引发劳动者群体的强烈共鸣;流行金曲的改编演绎则吸引年轻人举起手机记录。舞台上,歌手与乐队默契配合,旋律时而激昂、时而温情;舞台下,观众跟着节奏摇摆,不少建设者代表眼眶泛红。“平时忙着工地施工,很少有机会看音乐会,今天听到《我的中国心》,特别感动。”来自河南的建筑工人张先生说。

活动策划格外注重“包容性”:既有年轻人喜爱的潮流音乐,也有长辈熟悉的经典曲目,让不同群体都能找到情感共鸣。作为石碣“文化惠民”的重要实践,这场音乐会将“小舞台”搭在群众家门口,把敬意与温暖传递给一线劳动者、长者等群体。正如活动负责人所说:“中秋不仅是团圆的日子,更是向为城市付出的人表达感谢的日子,希望这歌声能让每个人感受到家的温暖。”

企石:

文明实践遍地开花,一村一景庆中秋

长者乐、亲子欢,村里的中秋很热闹。在旧围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情暖中秋,月圆旧围”活动让长者们笑开颜。志愿者提前备好月饼面团、馅料和模具,手把手教老人们揉面、包馅、压模。不一会儿,一个个印着“福”字、玉兔图案的月饼整齐排列,78岁的李阿婆捧着自己做的月饼说:“在家门口就能做月饼,还能和老邻居聊天,这中秋过得有意思!”猜灯谜区域同样热闹,老人们围在灯笼下讨论谜面,猜中后接过实用的毛巾、香皂礼品,脸上满是喜悦。

东山村的“月满华诞,家国同庆”亲子游园会则成了孩子们的乐园。50对亲子家庭穿梭在六个游戏摊位:“月宫传珠”里,家长和孩子小心翼翼用筷子传递乒乓球;“巧手制灯笼”摊位上,彩纸、竹篾在手中变成可爱的玉兔灯笼;“投壶问礼”环节,孩子们模仿古人投掷箭矢,赢了就抱着小奖品欢呼。

霞朗村的志愿者们带着月饼、米、油,走进户籍老党员、退(现)役军人和残疾人家庭。“王伯,中秋快乐,您最近身体怎么样?”在老党员王大爷家,志愿者详细询问生活状况,帮忙整理房间。王大爷感动地说:“每年过节都想着我们,比亲人还贴心。”

此外,宝石社区、杨屋村为高龄老人送慰问品,江边村、铁岗村开展花灯DIY、蛋黄酥DIY活动,企石镇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载体,让中秋活动覆盖“老、中、少”全年龄段,既弘扬了传统文化,又传递了互助友爱风尚,为全域文明建设注入“企石温度”。

望牛墩:

水乡公园歌声起,互动里藏着双重惊喜

10月6日下午,望牛墩水乡公园回荡着悠扬歌声——“月满城・乐致敬——献给建设者火柴盒中秋音乐会”在此开唱。《但愿人长久》拉开序幕,《月亮代表我的心》《如愿》等曲目轮番登场,歌手们用富有感染力的嗓音,将团圆的祝福融入旋律。台下,建设者代表们坐在前排,不时举起手机记录,掌声与欢呼声此起彼伏。

音乐会中途穿插的猜灯谜环节,让现场氛围再升温。“‘中秋菊盛开’打一成语”“‘月有阴晴圆缺’打一经济学名词”,谜题刚挂出,观众就围上来讨论,有人拿出手机查资料,有人和身边人小声商量,猜中的市民拿着谜底去兑奖,脸上满是得意。

主办方还准备了“隐藏福利”——现场派发望牛墩本土酒楼的代金券与特色菜品券。“拿到券就想带家人去吃本地菜,既能团圆又能支持家乡商家。”市民张先生说,这种“文化+消费”的模式,让中秋喜悦延伸到“舌尖上的团圆”。

清溪:

童声与赞歌交织,音乐会联结城市与建设者

10月6日的清溪,一场“月满城・乐致敬”音乐会在灯光中温情启幕。这场由东莞市文化广电旅体局主办的活动,得到广东省客家新民歌创作基地(清溪基地)支持,将“致敬建设者”的心意融入每首歌里。

开场曲《美丽中国》以清亮的女声小组唱,描绘建设者打造的家园美景;青少年活动中心大海老师演唱的《海芋恋》《Venus》,用欢快律动带来青春活力;庞希宇、唐坚演绎的《万疆》,则以荡气回肠的唱腔连接个人奋斗与家国情怀,台下观众跟着拍掌打节奏。

最让人动容的是“童声环节”:曾梓涵用稚嫩嗓音唱响《最美的花季》,将建设者的奋斗青春比作“城市最美的风景”;张嘉桐演唱粤语金曲《生命有价》,传递“每个努力生活的人都值得尊重”的心意,还与母亲徐日文合作《人间》,让“团圆”更显温馨。独舞《月下青禾》融合傣族舞灵动与现代表现手法,赞颂建设者“滋养城市”的坚韧力量,掌声经久不息。

音乐会后半程,清溪钢琴王子曾嘉文用《海阔天空》致敬拼搏者;冯翠婷、刘志才的《为了谁》,倾诉“岁月静好皆因有人负重前行”的心声;徐日文的《但愿人长久》,寄托对生活的热爱与希望。当《中国人》的旋律响起,台下观众眼中闪烁自豪光芒,不少建设者跟着哼唱。

活动在《我和我的祖国》大合唱中落幕,观众挥舞小国旗,与演员共同唱响对祖国的热爱。“这不是普通的音乐会,是城市把我们放在了心上。”在清溪任教的王老师感慨道。这场音乐会不仅展现了清溪的文化底蕴,更以艺术为桥梁,让城市与建设者的情感联结愈发紧密。

文字:记者 张喜林 图片:各镇供图 编辑:张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