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庆、中秋“双节”假期中段(10月4日),东莞面临台风“麦德姆”防御与虫媒传染病防控双重任务,洪梅、凤岗等镇街迅速响应、同步部署,以“防台风+防疫情”双线作战思路,通过专题会议调度、全域清洁消杀、重点区域管控等举措,筑牢节日期间公共卫生安全防线,切实守护市民健康。
洪梅镇:严格落实“1335”机制
10月4日,洪梅镇在收听收看全市台风防御与虫媒传染病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后,立即召开专题会议,将两项重点工作一体部署、细化推进。
会议明确“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工作原则,要求全镇杜绝麻痹思想:一方面聚焦台风防御,强化建筑工地、户外广告牌、易积水点等重点区域巡查排险,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通过多渠道发布预警信息,提升群众应急防范意识;另一方面紧盯虫媒防控,持续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发动群众参与“翻盆倒罐清积水”行动,将蚊媒密度控制在安全范围。特别强调要严格落实“1335”机制(即1小时响应、3小时到场、3小时处置、5小时反馈),高效衔接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消杀防疫各环节,确保台风过后不出现蚊媒孳生反弹。
同日,洪梅镇同步开展“全域文明迎全运”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对镇中心区及各村(社区)实施深度清洁与蚊虫消杀。行动聚焦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公共场所、房前屋后等关键区域,集中清理卫生死角、积存垃圾及乱堆乱放物品,针对易孳生蚊虫的积水处、阴暗角落开展“地毯式”消杀。据统计,当日累计出动工作人员及环卫工人650余人次,调动洒水车、垃圾清运车、高压冲洗车等作业车辆30余辆,清理垃圾约3.3吨,完成28座公厕、9座中转站及近50万平方米公共绿地的全面消杀,从源头铲除蚊媒孳生土壤。
凤岗镇:四大举措“双线防控”
10月4日,凤岗镇召开防台风“麦德姆”和虫媒传染病防控工作会议,针对台风影响时段特殊(假期人员密集)、强降雨易致积水孳蚊的特点,明确“双线防控”工作重点。
在虫媒传染病防控方面,会议提出四项核心举措:一是“严防输入”,加强群众健康宣传教育,倡导假期非必要不前往疫情高风险地区,守牢“外防输入”关口;二是“紧盯重点”,聚焦学校、住宅小区、公园景区等人员密集场所,加大环境卫生整治与消杀力度,消除虫媒孳生环境;三是“强化哨点”,发挥医疗机构、药店监测作用,确保基孔肯雅热等病例“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处置”;四是“全域灭蚊”,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重点清理小区绿化带、工地积水、沟渠等蚊虫孳生地,切断传播链条。
会议同时要求,节日期间需科学预置应急救援力量和防疫物资,强化部门协同配合,形成“防台风+防疫情”攻坚合力,确保各项部署落地见效。
桥头:高频次、严标准筑牢防线
在国庆中秋双节期间,桥头镇主要领导于10月2日至4日连续带队深入一线,统筹虫媒传染病防控督导、安全生产检查及一线人员慰问,以严标准筑牢防线。
桥头镇主要领导一行走访迳联、莲城等村(社区),检查背街小巷、楼顶天台等关键点位,要求落实网格化管理,加大巡查消杀,动员群众“三清一灭”,对问题现场提出整改意见。

温馨提示:
基孔肯雅热防控指南
当前正值基孔肯雅热高发期,为帮助市民科学防范,东莞市疾控部门特别发布防控指南:
环境清理防孳生:定期翻盆倒罐,清理阳台、天台、房前屋后的积水容器(如花盆托盘、废旧轮胎、塑料瓶等);疏通排水沟渠,清除绿化带内枯枝落叶,避免积水滞留。
个人防护防叮咬:外出时穿长袖衣裤,选择浅色衣物;在裸露皮肤涂抹含避蚊胺(DEET)、派卡瑞丁等成分的驱蚊剂;室内安装纱窗、蚊帐,使用蚊香或电蚊拍,避免蚊虫进入。
健康监测早处置:若出现发热(体温≥38℃)、关节疼痛(多为手、脚、膝等大关节)、皮疹等症状,尤其是近期有高风险地区旅居史者,需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并主动告知医生旅居史和蚊虫叮咬史,避免自行用药延误治疗。
集体场所强管理:企业、学校、社区等需定期开展环境消杀,重点对食堂、宿舍、楼道、垃圾站等区域进行检查,及时清理卫生死角;物业公司需加强小区公共绿地、喷泉水景等区域的积水排查,每周至少开展1次集中消杀。
疾控部门强调,基孔肯雅热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无特效疫苗,做好“清积水、防叮咬”是最有效的防控手段,需全社会共同参与、群防群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