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文明迎全运|教育赋能全域文明,东莞构筑立德树人新格局
东莞+ 2025-10-01 17:49:57

当2025年“重走东纵路”夏令营的学子在东江纵队纪念馆凝神沉思,当东坑镇第三小学的孩子们在操场上尽情奔跑,当东莞中学的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一场以教育为基、育人为本的城市文明建设实践,正在东莞全域蓬勃展开。

随着《东莞市育人育才立德铸魂行动实施方案》近日落地实施,这座年轻的“双万”城市,正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核心,通过打造“红色思政”“科创思政”双品牌,构建校家社协同育人新格局,将立德树人的种子深植城市血脉,为全域文明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教育动能。

双品牌驱动:思政教育焕发新活力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东莞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让思政教育“活”起来、“实”起来。

思政课的形态正在这里被重新定义。通过整合本土发展成就和时事热点,东莞打造出“场馆里的思政课”“行走的思政课”等特色教学模式。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稳步推进,在莞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中小学校组建教学共同体,通过集体备课、全市同上一节思政课等活动,实现思政教育层层递进、有机衔接。

今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东莞将红色教育作为立德铸魂的重点工程。“重走东纵路”系列活动涵盖研、行、思、写、讲、听、唱、观八个维度,通过发布红色研学地图,确保全市学生在初中毕业前至少前往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鸦片战争博物馆接受一次沉浸式爱国主义教育。

“这种历经岁月沉淀的精神力量,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和传承。”东莞高级中学学生陈妍棋在深入了解东纵历史后感慨道。今年暑假,“重走东纵路”夏令营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广场开营,营员们追寻红色足迹,感悟初心使命。东莞市轻工业学校学生翟宝莹表示:“活动让我真切触摸到革命历史,激发了探寻红色文化的热情。”

除红色研学外,东莞还通过“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中华诗词大会等活动推进“书香校园”建设,构建起全学段、全方位的红色文化育人体系。

作为全国首批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东莞充分发挥产业优势,打造“科创思政”品牌。每年组织不少于100场科学家精神进校园活动,开展科技成果研学和“对话大国工匠”活动,建设高质量“科创思政”课程资源,让科学精神与报国志向深度融合。

协同育人:构建全域育人新生态

莞城和阳小学大课间,手球小将们在球场挥洒汗水,阳光与自信洋溢在每个笑脸上;下课铃声响起,东坑镇第三小学的孩子们欢快地奔向操场,跨栏、游戏,尽情释放活力……

走进东莞校园,各学校不仅提供优质教育资源,更通过“全员体育”计划,保障学生每天校园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

东莞充分发挥学校协同育人主导作用,践行五育并举理念。体育教育方面,构建“市—镇—校—年级—班级”五级竞赛体系,每三年举办市中小学生运动会,每年组织不少于20项体育竞赛活动,打造特色校园体育文化。

美育方面,东莞推进“人人美育”浸润行动,每年举行全市班级合唱比赛,建立“市、镇、校”三级展演机制。劳动教育则构建“基础必修+校本创新+地域特色”三级课程体系,帮助学生每年学会1-2项生活技能,开展“习劳知恩”等系列活动。

家庭教育是协同育人的重要环节。东莞建立健全相关委员会与家长学校,落实“万师访万家”制度,校领导带头家访,每学期组织全覆盖电访至少一次。建设全学段家庭教育课程库,设置“家长学习勋章”激励机制,推进三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

社会赋能:拓展育人新空间

近日,东莞中学初一年级全体学生走出课堂,分赴可园博物馆、市科技馆等地开展实践学习,实现“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的深度融合。

东莞积极拓展社会育人空间,全市推广义务教育学校“每周半天”校外活动。2025年秋季学期起,每个园区、镇街至少安排2所义务教育学校每周开展半天校外特色活动,并在教育扩优提质改革实验区率先推行,2026年实现全覆盖。

同时,推动社会场馆向学校开放,打造500个精品校外场馆课程和校际共享课程。统筹公共文化设施为未成年人提供针对性服务,新建20个绘本馆。开展“走进艺术”青少年公益暑期集训班,推动科普资源下沉,每年举办相关活动不少于200场次。

此外,东莞将实现中小学(幼儿园)校家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全覆盖,建立健全沟通协调机制。开展校园周边文化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对困境儿童、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的关爱,推出多项公益服务活动。

根据规划,到2027年,东莞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将深入实施,“红色思政”“科创思政”品牌育人作用更加突出,五育并举有效落地,校家社协同育人教联体高效运作,助力东莞建设成为和美宜居、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

“我们要培养的不仅是成绩优异的学生,更是心中有国、眼中有光、手中有技的时代新人。”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这将为东莞建设文明城市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随着立德铸魂行动深入推进,教育正成为东莞文明城市建设的强劲引擎,在全域文明建设的画卷上描绘出新时代育人育才的生动图景。

 

文字:记者 刘召 图片:通讯员 张咏红 编辑:王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