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东纵路·征文征集活动|东莞市翰林实验学校初中部 郑羽含《重走东纵路 吾辈当自强》
东莞日报教育频道 2025-10-01 14:41:21

周末的清晨,妈妈没收了我的手机。“整天打游戏,眼睛还要不要?”她不由分说,把我拉上了前往大岭山的车。我闷闷不乐地跟在后面,心想:又是什么红色教育,无聊透顶。

直到走进东江纵队纪念馆,橱窗中一把生锈的步枪突然抓住了我的目光——它像极了我游戏里的“98K”,却带着真实的弹痕与岁月斑驳。讲解员的声音缓缓响起:“1944年7月21日,‘小鬼班’五名战士在老虎山阻击日军,最小的15岁,最大的20岁……”

我愣住了。15岁?比我只大一岁!

忽然,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妈妈发来的消息:“认真听,看看真正的小英雄。”我抬起头,仿佛透过AR镜头,看见五个身穿破旧军装的少年正趴在战壕中,眼神坚毅。

“你们不怕吗?”我忍不住在心里问。

“怕?”一个声音仿佛在耳边回答,“但身后是家乡,是父母,是你们。”

“可是……我没有枪,也不会打仗。”

“你有的,”那个声音笑了,“你有笔,有代码,有未来的战场。”

我猛地回过神,发现自己正站在“小鬼班”的展柜前。黄友、李明、尹林、赖志强、傅天聪——五个名字静静地刻在历史中。他们用生命换来的,不是游戏里的“胜利”,而是一个真实的、和平的中国。

而我呢?我在虚拟世界中“杀敌”无数,却从未真正理解什么是责任与牺牲。

走出纪念馆,夕阳西下。妈妈轻声问:“今天有什么收获?”我没有回答,却悄悄握紧了她的手。

那一刻,我明白了:真正的“强”,不是游戏中的等级,而是现实中的担当。真正的“英雄”,不是屏幕里的角色,而是历史中那些用青春照亮民族的少年。

从今天起,我不再沉迷虚拟的枪声。我要用笔尖书写未来,用代码编织梦想。我要让“小鬼班”的精神,在我的时代,继续发光。

山河已无恙,吾辈当自强。这,是我与东纵小英雄的约定。

作者:东莞市翰林实验学校初中部 初二 3班 郑羽含;指导老师:李爱华

编辑:张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