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日报小记者亮相东莞中学万江实验小学家长开放日
东莞+ 2025-09-30 17:08:22

9月29日,东莞中学万江实验小学洋溢着热闹温馨的氛围,一年级家长开放日暨行为习惯养成成果验收活动如期举行。同学们准备了陶笛演奏、拍手素读、歌唱与舞蹈等精彩纷呈的特色节目,迎接一年级学生家长的到来。值得关注的是,现场还有东莞日报小记者化身“校园观察员”,围绕“习惯养成、家校协同、孩子成长”展开采访,为这场家长开放日注入了更丰富的教育思考。

602小记者谢栩轩采访方青松校长

小记者:方校长您好,请问学校举办此次一年级家长开放日活动,除了搭建家校沟通桥梁,有哪些更深层次的育人目标?能为我们详细介绍吗?

方青松校长:此次一年级家长开放日,搭建校家社共育机制、畅通家校沟通确实是重要目标,但我们还有更深层的育人考量。

一方面,我们希望借由活动聚焦孩子“五大习惯”的培养,包括良好的行为、学习、劳动、运动和审美习惯。这些习惯的养成,正是“五育并举”教育理念的具体落地,能为孩子长远成长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我们也是在响应时代教育号召,主动宣传并推动树立“正确育人观”,既要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根本,也要践行“因材施教、多元成才”的思路,引导孩子全面发展、快乐成长。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家长、老师乃至更多教育同行都参与进来,共同践行这一育人观,最终为国家培育出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602小记者谢栩轩采访范崇岩副校长

小记者:此次一年级家长开放日是学校与家长建立紧密联系的良好开端,未来学校在持续加强家校沟通、共同助力学生成长方面,还有哪些计划呢?

范崇岩副校长:我们推动家校沟通的核心目标是凝聚“教育共同体”,形成育人合力,从个性发展、身心成长、学业进步等多方面,共同为孩子保驾护航。未来,学校会通过多维度、多形式的举措,持续深化家校共育。

第一,建立“长效沟通机制”,除了常规的家长会,还会组织老师开展家访,深入了解孩子的家庭成长环境,搭建更贴心的沟通桥梁;日常通过微信等线上渠道,及时向家长同步学校动态、孩子在校表现,让沟通更便捷、及时。第二,打造“家长学校”,针对家长开展教育理念培训:比如教育沙龙、专题会议等活动,和家长一起探讨教育问题、分享经验共同成长。通过这些举措,让家校双方同向发力,助力孩子朝着更全面、更优秀的方向发展。

305小记者林诗诗采访曾彩兰副校长

小记者:曾校长您好,您最希望家长在家里怎样配合学校,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曾彩兰副校长:家长的配合对孩子习惯养成至关重要,我希望家长们能从这几方面助力:首先主动和老师沟通,遇问题及时交流;其次要做老师后盾,在孩子面前多肯定老师,帮孩子建立尊重与信任;关注孩子成长,引导学习习惯、鼓励阅读,多主动参与学校活动,更深入地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孩子的校园生活。最后,也希望家长保持常态化家校联系,遇到问题或冲突时,能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指责,多一份主动、少一份被动,多一份配合、少一份对立,用理性沟通共同解决问题。

小记者:我们学校这学期有没有什么新的活动,能让孩子和家长们特别期待的呢?

曾彩兰副校长:这学期我们有个特别值得期待的“德育五个一”活动,就是希望从日常小事入手,帮孩子培养良好品格。具体来说,包括每天诵读一篇美文或古诗、每天背一句名言、每天听一篇德育故事、每天反省自己的言行、每天坚持做好事。通过这些简单却有意义的日常实践,让德育融入孩子的生活。

305小记者蔺一冰采访一年级学生家长

小记者:您的孩子进入小学这一个多月,您觉得他最大的进步和成长体现在哪些方面?

家长:这一个多月变化挺明显的,感觉孩子一下子成熟了不少,不仅有了自己的小主见,每天还积极地盼着上学。

小记者:在生活自理和学习方面,您觉得孩子和上幼儿园时相比有哪些变化?

家长:幼儿园时需要我帮他整理所有东西,现在他做完作业,会把语文、数学等书本分类装文件袋,提前放进书包。生活上也不赖床了,知道早上八点前要到校上课,时间观念强多了,这些方面变化让我很欣慰!

这场家长开放日的采访对话,藏着东莞中学万江实验小学“五育并举”的育人温度,此次开放日不仅是一次成果验收,更是家校携手的新起点。未来,随着家校协同的不断深化,相信孩子们能在习惯的滋养、家校的守护下,稳步迈向更全面的成长。

文字:金媛媛 图片:金媛媛 编辑:张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