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给谢岗镇带来持续强风暴雨。面对严峻考验,谢岗镇提前部署、科学应对,通过政农携手紧密协作,成功筑牢防灾减灾屏障,保障了农业生产总体安全,将灾害损失降至最低。

■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核查灾情并提供技术支援 廖依晴 摄
多处农田已是一派繁忙景象
9月25日,台风“桦加沙”的余威尚未散尽,谢岗镇多处农田已是一派繁忙景象。汗水与雨水融合,脚印深浅交错,见证着灾后复产的紧迫与辛勤。
在赵林农保区,东莞市铭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承包的千亩菜地上,菜农们弯腰俯首,穿梭于田垄间。沾着雨水的菜叶泛着翠绿的光泽,一双双沾满泥土的手快速收割着成熟的通心菜,菜筐不一会儿就堆的满满当当。
在黎村600亩高标准农田,东莞市丰实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工人们熟练地拨开青翠的稻丛,精准揪出混迹其间的稗草,确保水稻健康生长。
东莞市铭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菜农告诉记者,因抢收及时,千亩菜地几乎未受影响,且雨后蔬菜供应量短期收紧,地头收购价较台风前略有上涨。
丰实农业的水稻田则通过及时排涝、除草和病害防控,有望较快恢复长势。
此外,记者先后在笋壳鱼养殖基地、澳洲淡水蓝龙虾养殖基地、中华鳖养殖基地了解到,台风期间虽然降雨量大,但得益于养殖户有效的防汛防台措施和及时的抢修响应,保持了供电、设施和水位的正常,整体生产经营未受到实质性影响。
农技专家核查灾情并提供技术支援
风雨未歇,脚步已至。当天上午,谢岗镇农林水务局和农技中心工作人员冒雨深入田间地头,核查灾情并提供技术支援。
针对当前最紧迫的病虫害防治问题,农技专家建议农户及时施用广谱杀菌剂,同时对积水导致的土壤养分流失问题,指导农户科学追肥。窦海婷在现场还向农户们推介了“粤农友圈”小程序,“遇到技术难题或灾害预警,打开手机就能联系专家指导,信息直达,随时响应。”她一边指导,一边在田间地头演示操作。
基层农业防灾减灾体系保障农户生命财产安全
记者了解到,早在台风来临前,谢岗镇农林水务局与农技中心已启动应急机制。窦海婷介绍:“我们提前联系农户,指导疏通周边水渠、沟渠,保障排水通畅;同时组织对成熟作物及时抢收,减少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通过村(社区)联动,将农户转移至应急避难所,并提供应急物资保障。”
谢岗镇此次应对台风“桦加沙”的实践,体现了基层农业防灾减灾体系的高效性与科学性。谢岗镇以一套完整的“预警-防御-响应-恢复”闭环机制,不仅保障了农户生命财产安全,更凸显了现代化农业在自然灾害面前的韧性与稳定性。未来,谢岗镇将继续完善农业灾害预警和响应机制,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坚实的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