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能力大赛修炼记:遇见更好的自己
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选手你好!请谈谈你的班会设计有哪些亮点和不足。”站在班主任能力大赛舞台上的我,听到这个问题尴尬地愣住了,最后的比赛结果不如人意。人往往很难看清自己的问题,因为当局者迷,我们需要指引——可能是一个人,也可能是一件事。评委的这道题,对我而言是一种指引,为我打开了一扇反思自身班主任工作的大门。
二、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我得知被安排参加班主任能力大赛时,心里很忐忑——我既没参加现场比赛的经历,更没丰富的带班经验,还不太在意在班主任领域的成长。为弥补专业的不足,我开启了密集的主题阅读,在业界知名班主任的智慧结晶中寻找班级管理之道。读《薛瑞萍班级日记》,我懂得了记录班级日记能让自己更“用心”地带班;《班主任工作思维导图》启发我对班级工作有了更为清晰的思路,让我掌握了切实有效的方法……除此之外,在日常工作中,我抱着学习的心态观察身边的老班主任们是如何应对班级事件的,以此积攒经验。我想,如果能把这些纸上得来的,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化为自己的,班级管理就会变得轻松。比赛是挑战,更是契机,它让人发现自身短板,通过有意识的学习,让源源不断的活水冲刷心田,助力专业发展。
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距离比赛不到两周了,可让我十分钟内根据题目拟一份班会设计,头脑空白;让我五分钟内阐述教案内容,舌头打结……我心里直打退堂鼓……可团队的小伙伴,即便工作繁忙,依然每天抽出时间和我一块儿赛前练兵:打磨教案、模拟训练、指导台风……在我说不出想逃避放弃时,伙伴们拉着我限时训练—— 让我对着真题卡表练,十分钟内出框架,五分钟内说清楚。团队是个人成长最好的磨刀石。为了应对每天的“高压训练”,我会先伙伴们一步在网上找真题和热点,罗列可能会考到的题目,逐个写逐个练,练到形成肌肉记忆。在比赛前一天的夜里,正是最紧张和焦虑的时候,我在教室里练习,走到了讲台边的植物角,抬头看到墙上的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用这句话激励学生,却在那个时刻点醒了自己:对于比赛“尽己所能,过程就是成长”。 放下对结果的过度焦虑,专注当下,就是最好的。
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参加这次比赛,虽然成绩并不拔尖,但我努力完成了一次班主任生涯的历练。赛前的准备是难得的提升过程,但怎么将书上的理论以及他人的经验内化为自己的能力?我想,必须要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践精神。备赛过程中,班上老有孩子来告状,说某某同学说粗口。若是平时,面对同样问题的屡屡投诉,我只会重复着一次次的说教,最后耗尽耐心。但当时,我手头正好准备着与文明语言有关的主题班会,于是马上召开“文明用语,传递友善力量”的微班会活动。这节课在“但愿你的嘴,不生产暴力,只生长幸福”的班级承诺中结束。后来,“说粗口”的不良现象慢慢在班级中销声匿迹。所以,我意识到:将备赛中学到的理念用于教学实践,就能发挥班会课在班级管理,促进学生品德发展中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我让自己从“教”到“学”再到“教”的循环中实现了自身能力的拔节生长。
语文特技教师王崧舟老师曾说:“所有的教育必须回到自己身上,而不是停在学生身上。”我们都是教育人,可能经常会思考:自己要教育出怎样的人?可是,我觉得也可以去想: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自己将成为怎样的人?愿我们能在日复一日的课堂中和学生教学相长,在平凡又充满挑战的工作中不断地实现专业成长,最终走向优秀、遇见更好的自己。
作者:东莞市长安镇实验小学 廖顺雨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