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协同 产聚低空∣最高补贴1000万元!东莞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引关注
东莞+ 2025-09-29 09:40:39

9月28日,在东莞市低空产业联盟供需对接会现场,《东莞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政策宣讲引发广泛关注。该政策聚焦基础设施、场景应用、产业链培育、配套保障四大核心维度,出台14条针对性措施,为东莞低空经济规模化、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政策动力,此前已于9月15日正式对外发布。

据介绍,《若干措施》的制定充分参考深圳、珠海、广州、成都等城市经验,结合东莞制造业强市优势与低空产业发展实际,形成“软硬并行、供需协同”的政策体系,具体内容涵盖四大板块:

强化基础设施支撑,夯实产业运行底座

为破解低空经济发展“硬件瓶颈”与“软件短板”,《若干措施》明确分层级、差异化的基建支持政策。在“硬基建”方面,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其中社会投资新建通用机场最高可获500万元补贴,新建或改扩建低空起降基础设施单个项目最高补贴200万元,加速完善全市低空起降网络;在“软基建”方面,将重点打造低空飞行服务指挥监管中枢,结合已投入使用的洪梅试飞场、正在筹建的市级低空管控平台,以及规划中的63处低空起降点,构建“空地一体”的低空运行管理体系。

打造示范应用场景,激活市场需求潜力

以“场景牵引”为核心,《若干措施》围绕低空交通、政务服务、民生应用等领域,通过资金补贴激发场景创新活力。在航线拓展上,对市内低空示范航线、跨市示范航线、莞港跨境示范航线,分别给予15万元、30万元、50万元一次性补贴,助力构建“市内联通、跨市联动、跨境衔接”的低空航线网络;同时,支持市直部门、各镇街(园区)与企业合作,在政务服务、城市治理、消防救援、文旅观光等领域打造特色应用场景,目前东莞已积累28个重点应用场景、37个机会应用场景,未来将通过政策引导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良性循环。

聚焦产业链强链补链,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依托东莞超500家低空经济相关企业(数量居全省前列)、覆盖“研发设计-零部件制造-整机组装-运维服务”全产业链的基础优势,《若干措施》针对性出台产业培育政策。对本市低空经济企业新建、改扩建投资达5000万元以上的重大工业投资项目,最高给予1000万元增资扩产补贴,鼓励企业加大研发与产能投入;同时,支持低空装备制造、维修维护、检验检测等项目落地,结合首批5个市级低空产业基地(涵盖整机制造、关键零部件、创新孵化、中试服务等领域),推动产业链上下游集聚发展,全力抢占“低空蓝海”赛道。

完善配套保障体系,优化产业发展生态

为解决低空经济发展中的“人才、认证、融资、市场”痛点,《若干措施》构建全流程服务体系。在人才培育上,补贴企业执照培训费用,扩大专业人才供给;在产品认证上,按飞行器类型分档奖补适航认证,降低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高端产品商业化门槛;在金融支持上,创新推出融资成本补助与股权融资奖励——企业贷款可获综合融资成本50%的补贴,获得股权投资基金2000万元以上投资的企业按投资额5%获补,同时对开发低空经济专门险种的保险机构给予10万元一次性补贴;在市场开拓上,支持低空企业“走出去”,拓展国际市场空间。

市发展和改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若干措施》与首批市级低空产业基地、穗莞低空产业协同等举措形成“政策+载体+合作”的组合拳,未来将持续落实配套服务,推动政策红利转化为产业发展实效,助力东莞打造“低空场景之城”,为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东莞力量”。

文字:首席记者 曹丽娟 图片:记者 黄智谦 编辑:张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