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灭蚊流动号提醒您,点蚊香、挂蚊帐、装纱窗……”伴随清脆的“叮咚”提示音,8月以来,蓝绿配色的主题巴士穿梭于长安镇大街小巷,累计行驶超5000公里,宣传时长超600小时,通过“移动式、全天候、广覆盖”宣传,让防蚊灭蚊知识触达市民近120万人次。
作为推进全域文明建设的一项生动实践,长安镇创新推出“叮咚!灭蚊流动号”主题宣传巴士,以“移动宣传+沉浸互动”模式深入社区、商区、厂区、校园等重点区域,开展线下“叮咚!灭蚊流动号”文明实践活动近30场,吸引近6000人次参与,发放防蚊暖心包4000份、防蚊锦囊2000份,成为市民交口称赞的“移动课堂”,有效破解基层信息传递不畅、群众认知度不高等痛点,实现文明宣传与健康科普的“最后一米”触达。
从“被动接收”到“主动服务”
宣传巴士助力文明创建提质增效
8月11日,“叮咚!灭蚊流动号”首站走进涌头社区,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灭蚊物资和引导市民登车观看科普视频等形式,开展体验式宣传。“在家门口就能学到很多防蚊灭蚊的知识,还参与了知识问答,领到了防蚊暖心包,这样的宣传方式太新颖了。”市民李阿姨说。
8月22日,宣传巴士开进新安社区增田综合市场,通过粤语与普通话双语播报和趣味互动吸引众多市民。“这个活动太赞了,直接来市场宣传,我们买个菜的功夫,既学到了防蚊知识,又领到了暖心包,特别贴心。”市民许女士说。
宣传巴士每日分片区、网格化行驶,覆盖全镇15个社区主要道路及人流密集区域。车内不仅循环播放双语防蚊广播,还滚动播出“七天七招”防蚊小课堂视频,将宣传场景嵌入市民日常生活,有效提升了群众参与感和获得感。
沉浸体验+精准触达
创新模式彰显文明建设温度
“点蚊香,挂蚊帐,清积水,防叮咬……”巴士内双语播报清晰响亮,电子屏播放趣味科普动画,车厢内张贴图文指南,构建“听觉+视觉+触觉”多维传播场景,打破传统宣传的刻板印象。
在乌沙社区文化中心,小朋友何梓淳举着刚领取的驱蚊贴兴奋地向同伴展示。市民登车后可观看短视频、参与互动问答,完成任务即可领取防蚊暖心包。车内还设有空调休息区与视频学习区,让市民在舒适环境中轻松学习。
9月1日开学首日,宣传巴士走进长安镇实验小学、乌沙幼儿园和前程小学,为师生送去“防蚊知识大礼包”。学生宁颖淇表示:“在宣传车上很舒服,看视频、读口诀的方式非常好,不知不觉就把防蚊知识记牢了。”
针对长安镇外来人口多、作息差异大的特点,活动推出“双语服务+精准覆盖”模式,志愿者为长者提供一对一粤语讲解,在厂区周边延长停靠时间,方便务工人员参与。外卖员、快递员等新就业群体也主动担任“移动宣传员”,在配送间隙将防蚊传单送达商户,共同织密防护网络。
五方联动+全民共治
构建“大家办”文明新格局
“党员带头清积水,志愿者入户宣传,连小朋友都知道要翻盆倒罐。”涌头社区居民杨女士感受到的变化,源于“叮咚!灭蚊流动号”所构建的“全民防控生态”。长安镇充分发挥党员志愿者、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巾帼志愿者、团员志愿者和社区志愿者五方力量,形成“流动宣传+定点服务+入户行动”的立体网络,助力基层治理和谐善治。
志愿者曾剑东表示,自己会耐心向市民讲解防蚊灭蚊知识,希望能带动大家积极行动起来。志愿者罗桂霞不仅自己积极参与,还带着女儿一同加入。“希望尽所能把防蚊宣传做得更好,让市民真切感受到这个活动的意义。”罗桂霞说。
如今,防控蚊虫已成为长安镇全民共识。在霄边社区,志愿者逐户排查积水隐患;在涌头星堂公园,亲子家庭清理绿化带垃圾;商户主动张贴防蚊标语;企业管理人员帮忙打包暖心包……“政府搭台、群众唱戏”的模式有效激发了全民参与热情。
移动式、全天候、广覆盖
文明宣传融入日常久久为功
8月以来,宣传巴士累计行驶超5000公里,宣传时长超600小时。活动还联动了镇内公园、广场、商场、集市等地的反诈喇叭同步播报防蚊标语超36万次,实现“叮咚响起处处呼应”的全天候、广覆盖宣传效果。活动推文经“欢乐长安”微信公众号发布后,被转发至4000多个微信群,阅读量约26万人次,形成“一人参与、全家知晓”的裂变传播效应。
“叮咚!灭蚊流动号”不仅是虫媒传染病防控的创新举措,更是东莞全域文明建设在基层的生动体现。通过贴近群众、生动有趣的方式,将健康科普与文明传播相结合,增强了市民家园意识和共同参与感,为构建“全域全民全时”的文明新格局提供了长安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