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十五五”规划编制专家咨询会召开:多位专家畅所欲言 为东莞“十五五”规划献计献策
东莞+ 2025-09-26 22:01:31

9月26日,市“十五五”规划编制专家咨询会召开。会上,多名市“十五五”规划专家委员会的专家代表围绕深入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等主题畅所欲言,为东莞“十五五”规划编制献计献策。

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中山大学区域开放与合作研究院院长毛艳华表示,东莞是大湾区重要的节点城市和全球知名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在大湾区城市群中拥有制造业基础、区位条件和开放传统等优势。

他建议,东莞在“十五五”期间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主动顺应大湾区互联互通与融合发展的新态势。深化基础设施“硬连接”,全力推进与广深核心区的轨道交通一体化,优化口岸通关环境,巩固提升综合枢纽能级;推进规则机制“软联通”,争做制度集成创新的“试验田”, 促进人才、资金、技术、数据等要素在莞港澳间高效便捷流动,打造制度型开放新高地;聚焦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构筑人才创新创业新空间,强化高质量发展人才支撑;强化重大合作平台战略对接,拓展制度创新与产业协同腹地;参与构建高效流通网络,提升全球资源配置效率,打造高质量发展典范城市。

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学院执行院长张燕咏表示,人工智能的时代浪潮正以磅礴之势滚滚而来,其发展呈现出极具潜力与变革性的趋势。东莞拥有雄厚的电子信息产业基础以及此庞大的产业集群和市场需求,为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提供了丰富的“场景”。

她建议东莞加快核心技术创新及应用落地,夯实算力基础设施,打造高效算力网络,优先在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等优势产业集群中布局边端节点;聚焦高价值应用场景,深化人工智能赋能,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强化标准引领,构建“全链条、分层次、强落地”的标准体系,推动智能终端、机器人等优势产业的标准化,促进标准落地实施;加大人工智能高层次人才引培力度,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创制造强市。

打造世界级科技创新高地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党委委员、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副总指挥陈延伟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为主题进行发言。

他分析了近年来东莞科技创新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认为做好“十五五”规划,对于东莞市未来的创新驱动发展非常关键。

他建议东莞加大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开放运行的支持力度,建好更要用好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支持探索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新模式,引导市内的产业用户利用平台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展产业技术攻关,引导企业积极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对接,鼓励大设施平台向企业倾斜开放,促进大科学装置“沿途下蛋”,推动核心技术产业化,全力将东莞打造成为世界级的科技创新高地。

同时,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朱荣远,广东省第三产业研究会会长、广东白云学院教授李冠霖等专家也围绕各自研究的领域提出意见建议。

文字:林朝丰 图片:郑家雄   编辑:王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