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桥头镇始终锚定“三年见成效” 的目标,立足村(社区)资源禀赋与群众需求,探索出一条 “空间提质、文化赋能、民生暖心” 的特色路径,让一个个村(社区)实现从“旧貌”到“新颜”的蝶变,从“民生痛点”到“幸福亮点” 的跨越。现推出“‘百千万’看桥头”系列报道,总结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持续将“百千万工程”的政策红利,转化为居民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坐落于桥头镇中心区南部的迳联社区,不仅坐拥莞番高速桥头西出口的交通优势,更孕育着一幅自然与人文交织的画卷——四岭蜿蜒起伏,苍松翠柏间鸟语花香,小桥流水映着古朴村落,这里正是拥有 800 年历史的省级古村落“迳联古村落”。作为历来享誉的“进士村”,社区曾创下“子孙五进士,叔侄两藩侯”的人文佳话,如今正以历史为基、以发展为笔,擘画“百千万工程”的时代新篇章。
活化古村:文旅融合注入新活力
迳联古村落是社区最亮眼的文化名片,村内凤凰亭、罗氏宗祠、天主教堂、进士府等均为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错落有致的古朴建筑群还曾吸引多部影视剧组取景,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近年来,桥头镇深化“名贤文化”IP建设,围绕“名贤文化空间、名贤文化活动、名贤文化创作、名贤文化宣传”四大领域,深度赋能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迳联社区亦聚焦800年历史古村,全力推进城中村改造与迳联古村落文旅项目,立足资源禀赋优化文旅产品矩阵,推动社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同步提升村镇风貌品质。
一方面对进士府等文物实施专业修缮,以及对古村落周边旧屋墙体开展墙绘艺术翻新,通过微利可持续模式引导企业参与绿化提升;另一方面精心策划文化活动与特色项目,2024年成功举办“迳联古村落宋朝民俗文化节”,推出不夜城灯笼展、进士许愿树、水幕电影等沉浸式游览项目及40余项文化体验活动,让古村在保护性开发中“活态传承”,吸引八方游客驻足打卡,焕发蓬勃时代生机。
民生提质:精雕细琢宜居新空间
围绕“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迳联社区近年来紧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绿美乡村建设,从基础设施补短板到公共服务提质效,将民生愿景转化为美好实景——
在迳联市场旁,闲置边角空地蝶变为童趣盎然的儿童友好空间,丰富设施成为亲子休闲乐园;在骆塘片区,荒置地块蜕变为精致“四小园”与灯光塑胶篮球场,满足全龄段健身需求;1.2万平方米公共休闲绿地、水清岸绿的绿美荷塘、焕然一新的迳联农贸市场相继建成,近400个新增停车位与2个临时停车场有效规范了辖区停车秩序。
民生福祉的版图持续拓展,社区自筹1.12亿元资金,为桥头中学新建2栋学生宿舍楼与1栋教学楼,同步对叶屋旧路及工业区周边道路提质改造,既优化了校园教学环境,也改善了周边居住品质。从“微更新”的街头小游园到“大投入”的教育基建工程,一系列民生项目赢得群众交口称赞,社区宜居宜业的底色愈发鲜明。
当前,社区正科学擘画产业发展蓝图、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全力推进“工改工”项目与古村城中村改造一期工程。项目将重点围绕历史文化保护与民生需求,对老人活动中心、罗氏宗祠、凤凰亭等实施系统提质,进一步优化人居环境,持续增强居民获得感与幸福感。
从青砖黛瓦的古村修缮到一园一景的民生微更新,迳联社区正以实干笃行的姿态,稳步迈向“宜游、宜居、宜业”的乡村振兴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