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桦加沙”|台风“桦加沙”逼近,东莞多社区应急避难所严阵以待
东莞+ 2025-09-23 15:07:04

“物资都已清点完毕,饮用水、方便面按人数的1.5倍储备,棉被、折叠床也全部整理到位,随时迎接有需要的市民。”9月22日上午,在南城新城社区应急避难场所内,社区工作人员正带着同事检查物资储备架,货架上各类生活物资整齐码放,墙上的应急避难场所标识清晰醒目。随着超强台风“桦加沙”逼近,东莞多地应急避难场所已24小时对外开放,记者当日实地探访南城新城社区、莞城罗沙社区、东城岗贝社区三地避难所,见证各场所严阵以待的防御准备。

南城新城社区:

多区域划分清晰,细节服务暖人心

走进南城新城社区应急避难场所(元美东路9号菊香苑1056号新城卫生服务站旁),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入口处的登记台,桌上摆放着登记表、体温计、消毒用品,社区袁书记正坐在台前值守。“从22日凌晨接到通知后,我们就全员到岗,目前避难所划分了休息区、物资区、医疗观察区和临时卫生间,每个区域都有专人负责。”袁书记一边向记者介绍,一边展示登记流程,“市民来这里只需登记姓名、联系方式和紧急联系人信息,我们会根据需求安排休息位置,有特殊情况的市民还能享受优先安置。”

在休息区,数十张蓝色折叠床整齐排列,每张床上都铺着崭新的棉被,床头放置着矿泉水和纸巾。“考虑到台风天可能降温,我们特意多准备了厚棉被,还在休息区角落设置了充电插座,方便大家给手机充电。”袁书记指着墙边的插座说。物资区的货架上,饮用水、方便面、饼干、应急手电筒、常用药品等物资一应俱全,袁书记拿起一份物资清单向记者展示:“我们按照社区常住人口的30%预估避难人数,所有物资都超量储备,像方便面准备了300份,饮用水有500瓶,确保满足大家的基本生活需求。”

当被问及应对台风的应急预案时,袁书记表示:“我们组建了20人的应急小分队,分为接待组、物资组、安保组和医疗组,24小时轮班值守。如果遇到突发情况,比如有老人、小孩或行动不便的市民需要帮助,我们会安排专人接送,确保每个人都能安全抵达避难所。”

莞城罗沙社区:

老牌避难所经验足,多渠道畅通求助

“这里是我们社区的应急避难中心,已经运营多年,每次台风、暴雨等灾害天气,都会有不少市民来这里暂避。”在莞城罗沙社区应急庇护中心(地址:东兴街163号罗沙社区后楼二楼),工作人员带着记者参观场所。该避难所位于社区办公楼二楼,面积约200平方米,虽处高层建筑,但通风、采光条件良好,且配备了应急照明和消防设施。

在物资储备方面,该避难所同样准备充分。“我们有专门的物资仓库,除了基本的生活物资,还准备了防潮垫、雨衣、雨鞋等防汛用品,常用药品如感冒药、退烧药、创可贴也都齐全。”工作人员指着仓库内的物资说,“我们还和附近的超市、药店建立了联动机制,如果物资不足,能在30分钟内补充到位。”对于避难所的服务保障,工作人员表示:“我们的联系电话(22611510)24小时畅通,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只要市民有需求,打电话过来,我们都会第一时间提供帮助。”

东城岗贝社区:

快速响应建场所,多方联动保安全

与南城、莞城两地的避难所相比,东城岗贝社区的应急避难场所虽刚完成布置,但各项准备工作毫不逊色。“接到台风预警后,我们只用了3小时就完成了避难所的布置,从物资调配到人员安排,都快速落实到位。”社区工作人员陈女士说。该避难所位于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内,空间宽敞,可同时容纳200余人暂避。

在现场,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忙着调试应急照明设备,检查消防通道是否畅通。“我们重点检查了水电、消防设施,确保台风期间不会出现断水断电、消防隐患等问题。同时,我们还联系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排医护人员定期到避难所巡查,为市民提供医疗服务。”张昊说。物资区的货架上,除了常规的生活物资,还多了一些儿童玩具和书籍。“考虑到可能有小朋友来避难,我们特意准备了这些,希望能让孩子们在台风天也能保持好心情。”陈女士解释道。

谈及应对台风的信心,陈女士表示:“我们和社区物业、志愿者团队、周边商户建立了联动机制,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大家能相互支援。比如物业会协助我们转移行动不便的居民,志愿者团队负责接待和服务,周边商户能提供临时物资补充。我们会尽最大努力,保障市民在避难所的安全和生活需求。”

截至记者探访结束时,三地应急避难场所已有部分市民入住,工作人员仍在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准备工作。据东莞市气象台消息,台风“桦加沙”将对东莞产生明显风雨影响,在此提醒市民,如遇紧急情况,可前往就近的应急避难场所暂避,或拨打东莞市救助管理站热线(22678923)求助,做好台风防御,确保自身安全。

文字:记者 王骁 图片:记者 黄智谦 编辑:张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