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科学嘉年华|“黑科技”触手可及!大湾区科创科普产业展点燃东莞科学热情
东莞+ 2025-09-22 21:16:26

9月22日上午,随着2025年全国科普月东莞主场活动正式启动,作为核心环节的大湾区科创科普产业展同步拉开帷幕。聚焦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精密制造、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八大前沿领域,近百家科创企业与科研机构携“硬核”成果亮相,通过实物展示、互动体验、科普讲解等形式,让市民沉浸式感受东莞“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独特魅力,为首个全国科普月注入产业级科普活力。

“黑科技”触手可及,互动体验引爆全场

在市民服务中心展区,“科技感”与“参与感”成为关键词。刚进展区,莞城英文实验学校学生罗紫曦就被脑电波控制无人机的体验项目吸引。戴上特制头环,集中注意力即可操控无人机上下进退、灵活转向,“太神奇了,好像科幻电影里的场景!”完成体验后,罗些曦兴奋地向同伴分享感受,现场不少群众排队等候,期待亲身体验“用意念控制机器”的奇妙。

不远处的无人机展位前,莞城建设小学学生王嘉仪围着一架中型无人机驻足许久。“这架无人机能承重30公斤,既能给农田灌溉施肥,还能在地震等灾害中运送急救物资。”工作人员指着无人机机身介绍,最特别的是它可搭载临时空中移动基站,“一旦灾区信号中断,它就能‘化身’通信枢纽,帮助救援人员恢复联系。”生动的讲解搭配无人机实物展示,让现场观众直观了解到科技在民生与应急领域的应用。

来自清溪的企业云圣智能展位前,一朵“莲花”状装置同样人气高涨。这是企业研发的“宝莲尊”无人机自动运维系统,花瓣展开后可实现电池与吊舱自动更换,搭配100TOPS算力的AI模块,还能自动规划航线、识别巡检目标。“有了它,无人机能24小时不间断巡逻,不用返航充电,大大提升作业效率。”工作人员现场演示系统运作流程,其在林业、应急、交通等领域的应用案例,让观众感受到东莞企业在低空智能装备领域的创新实力。

“工厂车间”搬到现场,见证产业升级密码

在精密制造主题展位,富迪电子将“工厂车间”搬到展览现场。富迪电子的12米展车上,三四台全自动精密仪器整齐排列,吸引大量观众围观。“这是我们的‘镇厂之宝’,包括全自动插壳压端设备、沾锡设备等,都是自主研发的核心装备。”企业负责人林应听说着,现场演示设备运作——导线自动送料、端子精准插壳、压接精度控制在微米级,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干预。

“以前靠人工加工线束,1000名工人,年营业额才8000万元;现在用自研设备,600名工人,年营业额就超2亿元。”林应听的对比数据,让观众直观感受到精密制造对产业效率的提升。他还介绍,设备搭载的伺服压接系统、端子回拉检测等技术,已获得几十项专利,“不仅我们自己用,还推向全国,让更多线束工厂用上‘东莞智造’的设备。”现场展示的微欧级测试仪、数字化控制系统,更让观众看到“线束加工”这一传统领域背后的科技含量。

“吠云”机器狗成“明星”,智能装备引关注

南方电网东莞供电局的展位带来“明星展品”——“吠云”系列电力巡检机器狗。“这是‘吠云・泰坦’,全国首台电力载重型机器狗,能负载100公斤重物,还能拉动2.55吨的汽车!”技术专家宁雪峰的介绍刚落,现场观众纷纷拿出手机拍摄。

展位上,三只不同型号的机器狗同步亮相,工作人员通过视频展示机器狗在变电站巡检、山区输电线路运维等场景的应用,“它们能覆盖50多种地形,定位精度小于5厘米,把人工工作量降低84%。”

“如果要这款机器狗,加上AI算力一整套,要多少钱?”展位还吸引了巴西客商带着翻译前来驻足询价,成为展区内“国际化交流”的亮眼一幕。

近百家参展单位通过“实物+互动+讲解”的模式,让高深技术变得“触手可及”。“以前觉得‘精密制造’‘低空经济’离生活很远,今天看完展览,才知道这些科技就在我们身边。”市民李先生的感受,道出了不少观众的心声。

作为东莞“科普+科创”“科普+产业”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本次产业展不仅展现了大湾区科技创新成果,更让科学精神深入民心。接下来,东莞还将依托33个镇街(园区)的联动活动,持续推动优质科普资源全域覆盖,为科创制造强市建设注入科学动能。

文字:赵海霞 图片:陈栋 编辑:张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