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大朗镇黎贝岭村党委:探索新型智慧停车楼破局“停车难”
东莞+ 2025-09-22 18:42:09

近日,在大朗镇黎贝岭村华为片区,贝华停车楼正加紧建设。这栋7层高的建筑,不仅是黎贝岭村破解“停车难”的重要举措,更是该村党委积极回应民生关切、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生动实践。

黎贝岭村毗邻松山湖,华为工厂等一批高科技企业就在旁边,吸引了众多科技人才、产业工人在该村居住生活,汽车保有量激增,导致“停车难”问题日益凸显,停车难题成为群众的“急难愁盼”。黎贝岭村党委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抢抓“百千万工程”机遇,创新思路,通过集约利用闲置地,试点建设贝华停车楼,探索“停车+商业”新型智慧停车楼模式。“贝华停车楼不仅提供300个停车位,还配套洗车、维修、汽车展销等商业服务。”黎贝岭村党委书记彭志成说。他表示,接下来还将在贝华停车楼的基础上,规划建设贝新、贝丽停车楼,尽最大努力解决停车难题,加强基层治理,打造文明有序发展环境,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为大朗实施“百千万工程”探索惠民新路径,并促进松朗一体化发展,助力东莞引进更多科技人才。

方便群众

在该村华为片区中心停车楼

近年来,受益于松山湖的带动,黎贝岭村发展蓬勃,周围聚集了华为、漫步者、远峰科技等松山湖多家大型科技企业,以及松山湖万象汇等大型商业综合体。这些企业把黎贝岭作为后花园,将员工的配套生活区设在黎贝岭村华为片区。因此,大批科技人员、产业工人在黎贝岭村华为片区扎堆生活。

黎贝岭村面积只有1.9平方公里,但户籍人口约2800人、常住人口约60000人,其中华为片区约35000人。高密集人口产生一系列基层治理问题,群众停车难便是其中之一。目前黎贝岭村机动车保有量约9000部,而停车位仅约2000个,停车位缺口大,停车难、停车秩序混乱等问题越发突出。“每次停车都很难找到位,很让人头疼。”该村群众陈先生抱怨说,“有时候好不容易找到一个位停好车,但由于过道太窄,车子还有被刮蹭的风险。”

“群众连停辆车都难,很难说有多强的幸福感。”彭志成认为,解决“停车难”问题,不仅事关群众生活,更考验着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彭志成表示,村党委创新思路,决定结合“百千万工程”和“拓空间”等重点工作,建设一个既提供停车位又有商业服务的新型智慧停车楼。

“现在土地资源很紧张,我们想办法利用华为片区中心区域的一个闲置地块,建设贝华停车楼,优化拓展空间,向‘天空要停车位。”彭志成说,“华为片区居民楼多,人员密集,在这个片区中心建停车楼,既盘活了闲置土地资源,又尽可能方便更多的群众,特别是方便科技人才、产业工人停车,一举多得。”

智慧系统

精细化管理提供多元服务

近日,记者在贝华停车楼施工现场看到,该建筑主体结构完成,工人们正进行外墙装修。而在贝华停车楼的周围,是一栋栋高高的居民楼,最早布局松山湖的一个华为工厂就在其不远处。施工方介绍,项目建设进度与预期符合,预计11月底可完工、12月底投入使用。

据了解,贝华停车楼项目总投资约4000万元,用地面积约5亩、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由地上7层停车库和地下2层停车库组成,划定停车位约300个。彭志成表示,贝华停车楼手续齐全,建成后将是大朗第一个拥有不动产权证的停车楼。

贝华停车楼建成后将怎样运营?彭志成介绍,将以村经联社为主体,引入优质第三方按照“停车+商业”进行精细化管理。依托智能化、数字化为核心的智慧系统运作,实现资源更加高效分配、服务更加高质量。而且更加环保,采用光储充一体为新能源车充电,具体在楼顶建设光伏设备,将太阳能导入储电房,提供给100个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用。

针对群众比较关心的服务和价格问题。彭志成表示,服务方面,贝华停车楼除了能够提供停车和新能源车充电服务外,还将向群众提供一系列附加服务,包括汽车维修、汽车美容等。同时还计划设置新能源汽车展位,引进有实力的新能源车品牌进驻展销,方便群众试驾、购买,既方便群众又能促进消费。价格方面,将以“公益性为主、经营性为辅”原则,向群众提供低偿服务,即所有服务收费将比市场正常价格还低一点,一方面引导车辆有序流动、提高泊位周转率;另一方面让高质量服务可持续,同时还能相应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优化交通

实施“三楼六场九路”计划

“目前来说,全村的停车位缺口还比较大,单纯靠一个贝华停车楼,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停车难的压力。”彭志成表示,当前市镇两级持续推进“百万工程”走深走实,近日东莞全面铺开全域文明建设、“全域文明迎全运”百日攻坚行动,黎贝岭村将以此为契机,实施“三楼六场九路”计划,优化交通网络,彻底解决“停车难”困局,同时提升基层治理水平,营造更加文明、畅通、有序的发展环境和城市形象,进一步对接松山湖,更好融入松朗一体化发展。

建设三大停车楼、建设六个停车场。接下来,黎贝岭村将在试点贝华停车楼后,再规划建设贝新、贝丽停车楼,三大停车楼分布在三个村人口聚集的区域,实现三点布局,做到资源优化配置,有效覆盖全村停车需求。同时再增加六个停车场。盘活闲散土地,打造三个地面停车场,预计可提供2000多个停车位,并以绿美生态建设为契机,配套建设三个公园停车场,预计可提供600个停车位。停车楼和停车场,优化利用空间,构成黎贝岭村全村立体停车网络,解决群众停车最后一米问题。

优化提升村里的九条主干道。在规划建设停车楼和停车场的基础上,黎贝岭村将结合实际,对富民北七街、兴市路、兴市二路、聚祥四路、贝丽路、富丽西路、富通路、下彭路、贝富路等村里的九条主干道进行综合整治,重新划分道路停车位,优化路网设施,加强道路交通管理,持续提升城市交通治理效能,推动村容村貌更加整洁美丽、基层治理更加精准高效。

从“停车难”到“好停车”,从“乱停放”到“有序停”,黎贝岭村党委以实干回应民生,用智慧赋能治理,真正把“停车位”变成“幸福位”。

文字:李健武 图片:记者 李健武 通讯员 彭满超 编辑:张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