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安东莞建设的浪潮中,总有司法工作者以专业为帆、以初心为舵,在化解矛盾、守护正义的航程上坚定前行。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道滘法庭副庭长、一级法官曹单,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自2011年投身司法事业以来,他怀揣对法律的敬畏、对群众的热忱,在办案一线深耕不辍,用高效办理、多项创新机制的探索实践,为平安东莞这尊“平安鼎”注入司法力量,先后获得“东莞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个人”“平安东莞建设工作优秀个人”等荣誉,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法官的责任与担当。
忠诚为魂:把稳司法“方向盘”
“司法工作者首先要筑牢思想根基,才能让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法律与时间的检验。”这是曹单从业13年来始终坚守的信念。作为党员,他始终以高标准淬炼政治素养,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自觉融入司法办案的各环节全过程。
在他看来,“司法为民”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体现在办案时对法理与人情的兼顾、对公平正义的执着追求中。无论是标的额巨大的企业纠纷,还是关乎生计的民生案件,他始终以“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为目标,恪守司法良知,努力实现政治效果和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统一。正是这份坚定的政治立场与为民初心,让他在复杂案件面前不偏不倚,在矛盾纠纷面前敢于担当,成为平安东莞建设中可靠的司法“排头兵”。
实干为要:破解平安“拦路虎”
“办案不仅要数量,更要质量;不仅要结案,更要解纷。”曹单的办案履历,处处彰显着“实干”二字。2022年至今,他承办案件超5000宗,数量稳居全院前列,且办案质效始终保持优秀,尤其擅长啃下“重大复杂案件”“涉民生信访案件”这块“硬骨头”,用专业能力为平安东莞扫清障碍。
在“莞惠城轨TOD项目土地腾退案”中,涉案土地因补偿争议陷入僵局,直接影响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轨道交通节点建设。曹单没有简单采取强制执行,而是创新提出“府院联动+审执协同+执后回访”三步解法:先对接镇政府搭建沟通桥梁,向涉事双方耐心释法,化解对立情绪;再联动审判部门明确判决边界,厘清权利义务;最后通过执后回访跟踪矛盾化解情况,防止问题反弹。最终,征地矛盾得以实质化解,项目建设顺利推进,为“品质东莞”发展注入动能。
面对“某集团破产案”时,数万名债权人、数十亿债务的复杂局面考验着司法智慧。曹单果断运用“执转破”机制,有序梳理债权债务关系,平衡各方利益,避免了矛盾激化;在“某公司数亿元土地及建筑物拍卖案”中,他通过精准评估、高效处置,成功盘活闲置土地资产,既化解了当事人纠纷,又为辖区经济复苏提供助力。每一起案件的妥善解决,都是他为平安东莞“平安鼎”添砖加瓦的生动实践。
创新为翼:激活治理“新动能”
“平安建设需要与时俱进,司法工作更要主动创新。”在长期办案中,曹单发现传统工作模式存在效率瓶颈,便主动探索防范风险、化解矛盾的新思路,依托院内多项创新机制,为平安东莞治理效能提升提供“司法方案”。
针对财产处置周期长、效率低的问题,他以“清单预警管理+互联网平台全流程辅助拍卖”机制为支撑,将财产评估、挂网、竞拍等环节拆解为详细清单,实时跟踪进度、预警风险;借助互联网平台开展线上拍卖,打破地域限制,吸引更多竞买人参与,不仅缩短了处置周期,还提高了资产变现率,实现“案结事了”。而面对执行代管款发放可能引发的纠纷,他借助“代管款动态清零”机制,对每一笔款项进行精细化台账管理,实时跟踪收支情况,确保款项到账后第一时间核对发放。截至目前,他已累计处理超3亿元执行款项,有效保障了当事人权益,维护了社会稳定。
温情为本:传递司法“暖力量”
“法律是严肃的,但司法可以有温度。”在曹单眼中,平安不仅是“无纠纷”,更是群众感受到的“安全感”与“幸福感”。在处理涉民生案件时,他总能用智慧与温情,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
“某物流公司工人工资案”中,约200名工人被拖欠工资,被执行人却下落不明、无财产可供执行。曹单急群众之所急,一方面多方奔走找到公司股东,反复沟通法律责任与后果,最终劝服股东先行支付部分工资,缓解燃眉之急;另一方面持续排查财产线索,最终发现被执行人在案外人处的工程款,依法冻结后通过“云支付”,将工资高效发放到千里之外的工人手中。当工人发来感谢信息时,他说:“能帮大家拿到辛苦钱,比什么都有意义。”
此外,曹单始终以敬畏之心守护司法廉洁底线,用一身正气树立起廉洁自律的榜样。在平安东莞建设的道路上,曹单以忠诚守初心、以实干破难题、以创新谋发展、以温情暖民心,用司法力量守护着一方平安,也让公平正义的光芒,照亮了更多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