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涵(左二)一家的合影 东城供图
8月25日,一场跨越国界的生命接力在东莞温暖上演,23岁的高涵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为一位异国的血液病患者送去生的希望。
既然配型成功就一定要捐
高涵来自江西,在东城度过中学时光,在爱心公益的道路上,高涵有着非凡的勇气与担当。2021年,她在珠海上大学时,参加了一次无偿献血。在那次活动中,她毅然选择加入中华骨髓库。“当时只觉得希望帮助更多人。”高涵坦言。
大学毕业后,高涵回到东城工作。今年2月27日,她接到东莞市红十字会的电话,得知与一名异国的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她马上告知了就职的企业。企业总经理汪敏第一反应是,这女孩是不是遭遇了诈骗?随后,他致电东莞市红十字会核实。确认情况属实后,公司全力支持:特批5天带薪假期、设立爱心奖励金、召开先进事迹分享会并制作荣誉证书。
“从‘防诈骗警觉’到‘全员支持’,我们都被这女孩的纯粹打动了。高涵的行为是公益火种,希望点燃更多人参与救助生命的热情。”汪敏表示。
这场从“防诈乌龙”到“大力护航”的暖心插曲,让这位东莞姑娘的善举更显珍贵。高涵说:“我当时加入的目的就是希望帮助别人,既然配型成功,就一定要捐!”
尽管决心坚定,但说服家人成为首要挑战。父亲担心捐献会影响女儿健康,于是,高涵查阅医学资料、翻看社交平台上的捐献者分享,用真实案例向家人证明:造血干细胞是从外周血中采集,技术安全成熟。
“很多人对造血干细胞捐献不了解,其实这跟献血差不多,不需要恐惧。将全血抽出来,通过真空机分离,提取造血干细胞成分,其他成分回输,只是睡在床上的时间长一点。我也通过东莞市红十字会联系了一些捐献者,他们反馈表示没有后遗症。”高涵向记者讲道。
一想到能拯救生命就充满力量
8月20日,高涵来到医院接受为期4天的动员剂注射,以促进造血干细胞大量生长释放到外周血液中,从而为采集做准备。8月25日,高涵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这份“生命种子”将跨越千山万水,第一时间送到异国患者的身边。
至此,高涵成为东莞第193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也是东莞第2名跨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在长达4个多小时的采集过程中,高涵始终保持微笑:“虽然紧张,但想到能拯救一个生命,就充满力量。”
她的母亲盛女士表示,尽管心疼女儿,但是觉得一个善举能救人一命,是非常值得的,十分认同并鼓励女儿。
由于非血缘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率并不高,涉外捐献更涉及复杂的跨国协调,造血干细胞的保存条件非常严格,必须在2℃~8℃条件下保存,并尽快回输。东莞市红十字会透露,此次捐献的“生命种子”将通过全程冷链运输,确保在最短时间内抵达患者所在国家。
跨越国界传递“生命火种”
高涵在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后说:“希望那位患者能带着这份‘生命的礼物’去看更远的风景。”
她还手写了一张祝福卡给对方:“愿你从此告别病痛,迎来健康和希望。未来的日子,愿你重拾活力,勇敢追逐梦想,享受每一刻的美好。”这些朴素的话语,折射出人道主义精神深处的本真。
东莞市红十字会表示,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损害健康,呼吁更多爱心人士加入捐献者行列,保护更多生命和家庭。
据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登记已迈入“电子化时代”,东莞作为试点城市推出电子化入库服务,年龄18~45周岁、符合献血条件的志愿者只需通过“中华骨髓库电子化入库系统”小程序,填写信息生成登记二维码,并持二维码至市中心血站各献血点,由工作人员抽取8毫升血样即可完成入库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