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细致!东莞网约车新规实施满月
东莞+ 2025-09-18 18:28:27

车辆需配录音录像、平台抽成比例要公开、不得诱导司机超时劳动……东莞网约车管理新规来了!

2025年8月1日,《东莞市交通运输局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正式发布实施。如今,新规推行一个多月,这套被业内称为“最全面、最细致”的管理办法,正为东莞日均58.5万单的网约车市场带来全新变化。

此次修订是东莞继2017年细则初次发布、2020年修订后第二次修订网约车管理实施细则,全文七章49条,比原规定增加了3条内容。新规不仅涉及平台和司机,还首次明确了“聚合平台”(如高德、美团等)的责任,并新增了对“网约车租赁公司”的要求,覆盖了整个产业链条。

“全程录音录像+动态调运力”,安全监管再升级

今后在东莞申请网约车运输证,车内需配备具有录音、录像和行驶记录功能的车载设备,且标准不得低于东莞市出租车行业的团体标准。

“设备发生故障或数据传输不正常?车辆将被暂停运营。”市道路运输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一举措显著提升了事后追溯与事中监督的能力,乘客与司机发生纠纷或安全问题调查时将“有据可查”。

面对全市已突破6.2万辆的网约车,新规还赋予交通部门将来可以实施动态调整运力机制。市交通运输部门可根据道路拥堵情况、市场供需状况,合理调控网约车数量,避免行业“内卷”过度、服务品质下降。

平台抽成需公开,司机权益有了保障

新规用大量条款约束平台企业,切实保障驾驶员权益:

禁止“诱使加班”:明确要求平台不得引诱驾驶员超时劳动,保障司机合理休息。

抽成比例要公开:平台制定或调整计价规则、抽成比例上限前,必须公开征求意见,并提前7天至1个月向社会公布。

禁止“算法压制”:不得将服务评分与服务时长制挂钩,不得阻碍司机自由选择平台。

此外,新规还首次明确了“网约车聚合平台”(如高德、美团等)的责任义务,要求其不得直接从事网约车经营,不得干预定价,且需对合作平台的资质进行核验,建立投诉首问责任制。

另一项显著变化是,驾驶员准驾车型要求从“C1及以上”调整为“C2及以上”。这与东莞网约车全部为纯电动车的现状保持一致,降低了不必要的准入门槛,更加科学合理。

截至目前,东莞已有18家网约车平台、6.2万辆持证车辆、超过14万名持证司机。这部新规的出台,标志着东莞网约车行业从追求规模的“快速发展”阶段,迈入了强调质量、安全与公平的“规范发展”新阶段。

文字:刘敏珍 图片:刘敏珍 编辑:符德明